由諾基亞到西門子 科技落後人前 歐盟發威掀科網保衛戰
歐盟今次大刀闊斧懲罰蘋果,除了需要正視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外,其實也要想想辦法令地區內的科技產業拉近與美國科技巨擘之間的差距。
還記得90年代盛行的諾基亞、愛立信、西門子等品牌嗎?諾基亞曾經人手一機的風光年代,不過,上述的歐洲手機品牌到今天都變成「稀有物種」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的蘋果以及亞洲的三星、LG、Sony、小米、華為等後來者。為了追趕上急劇的變化,歐盟不得不想想辦法令地區內的科技產業不至被競爭對手拋棄太遠。
歐盟委員會今日裁定,蘋果公司與愛爾蘭的政府稅務協議違法,要求蘋果歸還130億歐元(逾1100億港元),成為歐洲歷來最大的稅務罰款。回看歐洲通訊科技產業近年發展速度早已大不如前,更有落後於美國、亞洲之勢。今次歐盟行動向美國科網領頭羊「開刀」,實際上是一場「跨大西洋科網保衛戰」,歐盟藉大洋兩岸的價值觀及法規差異,抗衡美國科企不斷搶佔歐陸巿場份額。
事實上,歐盟盯上的美國科企並不只是Google。歐盟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對亞馬遜及蘋果作稅務調查;以法國為首的多個歐盟成員國指控Uber鼓勵司機無牌載客;微軟被指旗下多種軟件設計違反競爭法規,多年來向歐盟支付合共逾20億歐元(約178億港元)罰款。
美尊重巿場競爭 歐容干預資訊
歐美社會對管控通訊的接受程度不同,歐盟與美國科企的衝突只是遲早問題。2014年「被遺忘權」(rights to be forgotten)一案證明,政府限制資訊流動在歐陸並非什麼禁忌。相反,美國社會接受私人巿場競爭所得的結果不應由政府干預。1919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便以「意見市場」(marketplace of ideas)作喻,指出市場式競爭是「檢驗真理的最佳辦法」,因此政府不應隨意干預資訊流動。
現代通訊科技無孔不入,Google及蘋果等跨國巨企的產品滲透社會每個角落、掌握大量個人生活數據。因此,亦有人舉例,美國矽谷多年來奉行小政府大巿場原則,但到了較注重個人私隱的歐洲,這些企業則踫上了一口釘。
以上說法不無道理,但在社會價值觀的戰場以外,歐盟亦有經濟誘因促使執法部問向美國通訊科技巨企下重手,遏止本土科技產業漸漸遭到掏空。
根據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AT Kearney)2014年的研究,現時全球百大科技企業之中,只有9家將總部設於歐洲,收入僅佔全球業界一成。
通訊科技發展緩 威脅核心工業
「對歐洲公司來說,穩健的高技科產業是創新動力,是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中的優勢。」有份撰寫該報告的弗賴貝格(Axel Freyberg)稱:「我們的勞工成本競爭力低,但我們在知識密集型產業上仍可一爭長短。流失這些公司,如同失去交流技能的匯聚點,對創新及增長百害而無一利。」
弗賴貝格以德國的重點產業汽車製造業為例,解釋歐洲若不在通訊科技力爭上游,其他產業的將來亦不容樂觀:「到2025年,汽車內的軟件及電子零件將構成其總價值的65%。因此歐洲毋容置疑須要在通訊科技加一把勁,保持汽車製造、工業工程等業界的競爭力。」
一輛寶馬(BMW)智能汽車按歐洲模式生產,車上數碼系統亦由同廠研發。歐洲汽車製造商憂慮,如果Google設計出更好汽車網絡系統,最終可能淘汰傳統大型廠商。歐盟委員會亦曾分析經濟數碼化令「本地巿場的經濟租金(economic rent)迅速消失」,「最好的產品、服務、生產工序的優勢提升」。
歐盟科技產業發展落後於美洲及亞洲,大專院校管理層亦點出人才供應已步入惡性循環。
弗賴貝格認為愈來愈少科企以歐洲為總部,減低年輕一代入行的意欲。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US National Science Board)公布,相比韓國的29%學生修讀工程、數學、電腦科學等課程,以及中國大陸及台灣的31%,歐盟僅得17%,相差甚遠。
同時,弗賴貝格亦指出招致今天惡果的另一個原因:「企業欠缺財政實力支持增長及擴張。」歐盟投入科技研發的資金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比美國少近1個百分點、比日本更少1.5個百分點。歐洲大型科企縱使將大量收入投入研發工作,但相對亞洲及美國公司來說,也是小巫見大巫。
專才短缺 歐科網保護主義抬頭
境內業界不敵外來者、專才短缺,歐盟通訊科技以至其他工業已經步入惡性循環。然而,當局不得不正視問題,因為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的投資額穩佔區內生產增長的一半。因此,歐盟近年向美國科技巨企的連串動作,難免令人聯想到歐洲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1970年代以降,要求政府干預經濟的呼聲從未如此強烈。」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é de Liège)法律教授珀蒂(Nicolas Petit)認為面對愈益進取的外資企業,歐洲人變得焦躁不安。歐盟委員會的行動,既體現了歐美兩地價值觀及法律原則上的落差,實際上亦回應了歐洲人對長遠經濟發展的憂慮。
歐盟近年態度趨強硬,美國國會議員也表達關注。4名參眾議員一年多前去信歐洲議會主席舒爾茨(Martin Schulz),提到歐盟在數碼經濟範疇「似乎有傾向歧視外來公司」,他們感到「愈來愈憂慮」。
不過,歐洲人認為事關當地企業的存亡。「我們認同創新科技改善生活,但我們想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來自西班牙的歐洲議會中間派議員特雷莫爾沙(Ramon Tremosa i Balcells)支持遏止Google在歐洲勢力。
「我們只反映歐洲消費者及企業的憂慮。」特雷莫爾沙明言支持歐洲科企在網上搜尋服務分一杯羹:「也希望歐洲企業有機會肩負推動科研的責任。」
多年來,美國科企習慣先推出新產品及服務,法規及政治問題留待之後才處理。不過,近年的歐洲業務不確定風險颷升,有業界成員透露美國科技企業開始改變做法,在產品推出前先確定以上的問題獲得解決。
美國電腦及通訊產業協會(Computer &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CCIA)公共政策部副主席奧康納(Dan O’Connor)解釋:「我不會形容美國科企之間出現恐慌,但肯定更加意識到,較為迫切的任務是讓(歐洲的)普通人接受其服務政策。」CCIA正是由Google、微軟、Facebook等美國科技巨擘資助的組織,並代理政治游說的行動。
美企增預算加強對歐盟政治游說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報道,微軟針對歐盟委員會的政治游說年度開支至少450萬歐元(約4000萬港元),Google亦將有關預算由60萬歐元(約533萬港元)大幅提升至350萬歐元(約3110萬港元)。
美國科技企業不但希望透過政治游說,爭取與歐盟機構互相諒解,更嘗試回應歐洲用戶重視私隱的訴求。自從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泄密,將美國情報機關與科技企業合作取得通訊內容的細節公諸於世,歐洲民眾負面情緒較強烈。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亦曾公開留言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表達,對「華府被多次報道的行為」削弱美國企業在外的誠信,感到「氣餒」。朱克伯格同時辯稱,有關美國國安局及Facebook合作的報道並不屬實。
這邊廂歐盟權力機關對境外科企愈發強硬,那邊廂歐盟亦成為美國科企「內戰」的戰場,利用歐盟的法規打擊對手。布魯塞爾調查Google反競爭案的背後,微軟正是其中一名主要推手。以微軟為首的「公平搜尋」(FairSearch)聯盟針對Google定期發動攻勢,聯盟其他成員包括甲骨文(Oracle)及智遊網(Expedia)。
繁瑣的稅務及僱員規定,或多或少令不少新成立的歐洲科技公司「輸在起跑線上」,在全球化競爭下失去優勢。歐洲通訊科技產業的發展,近年落後於美國及亞洲已是不爭的事實。外來競爭者強勢搶佔歐洲巿場,持續在價值觀、商業概念、經濟等層面挑動矛盾。諸如歐盟委員會向Google及蘋果「開刀」的事件,恐怕不會是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