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奧斯卡蓋過多元色彩 急推改革打體制巨獸
這個說奧斯卡太白,那個稱要杯葛頒獎禮,奧斯卡更要急急承諾改革制度。回歸客觀事實,統計數字上批評是否成立?
1986年度至今,在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男女配角五項提名上,頭18年的確很少黑人等少數族裔獲得提名,一屆不出3人。但到了2004年度6名少數族裔獲得提名,更有占美霍士(Jamie Foxx)和摩根費曼(Morgan Freeman)雙雙獲獎。艾文理大學應用金融教授史密夫(Thomas More Smith)認為數據反映出一個趨勢:少數族裔愈來愈獲得肯定。他認為單以兩年數據下定論,統計學上未必適合。
但即使有改善趨勢,白人在奧斯卡至今可謂仍具主導地位。近15年共300個最佳演員提名之中非白人只得45席,僅15%,對比非白人佔美國人口達3份1,還有國際影壇上亦不乏亞洲、南美等地好戲之人,比例似乎難言合理。
從《阿甘正傳》走到《拆彈雄心》
白人的優勢,美國文化評論記者懷曼(Bill Wyman)舉了兩套電影來解釋。1990年代,膾炙人口的《阿甘正傳》和《鐵達尼號》先後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懷曼問如果故事、拍攝一切照舊,只是將阿甘和阿Jack都換由黑人飾演呢?他相信黑人在社會地位較低,電影未必會受歡迎,這樣要贏得奧斯卡或不容易。
但他指出2010年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阿凡達》打破《鐵達尼號》票房紀錄卻不敵《拆彈雄心》,大熱倒灶失落最佳電影。《拆彈雄心》至今仍保持紀錄──票房最低的最佳電影,連2000萬美元也沒有。懷曼認為這幕大衛打倒巨人哥利亞,象徵了奧斯卡不只看票房,大眾口味不一定就是最好,黑人電影也有機會獲得肯定。
由演員到導演的爭議
當大家以為一切向好的時候,偏偏去年和今年連續兩屆奧斯卡,男女主配角都沒有任何黑人獲得提名。即使統計上未能下定論,但足以令社會憂慮奧斯卡是否要走回頭路。
以戲論戲,今年黑人為主的電影《Creed》只得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一人獲提名男配角,《紐約客》電影評論人布羅迪(Richard Brody)認為奧斯卡如同宣告,一套電影最重要的是能夠展現白人的生活經驗。還有史碧奇李(Spike Lee)的《Chi-raq》,他亦盛讚美學大膽,對白押韻,演技精湛的男女主角不應在今屆奧斯卡中榜上無名。
除了演員,還有導演一環。布羅迪認為最佳導演的提名或得獎同樣太白,除了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奪獎電影《邊緣特訓》的導演是黑人安東尼奎克(Antoine Fuqua)外,幾乎所有黑人獲提名最佳男主角的電影都是白人執導,黑人贏得最佳女主角的電影更是全部由非黑人導演。其實去年口碑甚佳的《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黑人女導演艾娃杜維奈(Ava DuVernay)不獲提名,也是上屆奧斯卡一個引起爭論之處。
為甚麼就不能太白?
或許有人會疑惑難道黑人即使演得不好、導得差,也要保證他們能一定入圍甚至獲獎嗎?的確,每個領域也應按其性質,有一套分配原則。電影頒獎就應該比演技、拚能力,不看膚色,黑人白人也一視同仁。但更進一步要問的是,按理膚色種族對演技應該沒有半點影響,為甚麼結果會是白人形成優勢?奧斯卡太白這個表象背後,其實存在更龐大的電影業問題。
奧斯卡與電影業的關係,在於它把電影業界分成17個組別。演員、導演、剪接、服裝等組別各自選出代表,進入美國影藝學院(AMPAS)。學院成員有權就自己的組別提名奧斯卡五強,再由全體成員約6000人決定金獎花落誰家。現時白人佔了全體成員九成有多。
要探討表象之下的深層問題,不得不追問這反映了一個怎樣的電影業。如果電影業本身已經由白人主導,奧斯卡自然也會由白人主導,提名和獲獎者於是可能就較接近白人喜好。
「整個循環是頭怪獸。白人當道的電影業選出美國影藝學院成員,然後白人當道的學院成員選出奧斯卡,然後奧斯卡大多只頒給白人,最後令電影業更加白人當道,美國影藝學院隨之亦然,以後如是。」
一輪爭議聲中,奧斯卡周五(22日)宣布會改革制度,最遲在2020年令女性和少數族裔的學院成員多一倍。而且不再行終身制,改為任期一次只得10年,要仍然活躍影壇才能續任學院成員。改革更會觸碰既得利益者,現有成員如果已經淡出影圈,就會「升上神枱」獲得榮休成員頭銜,但同時不得再參與投票。
社會認真看待奧斯卡,而不只視它如一場娛樂Show,在於獲奧斯卡肯定能讓演員、導演再創高峰,在電影業大展拳腳。如果黑人在奧斯卡上沒有一席位,黑人電影的發展也難免受到窒礙。不但在社會上沒有平等機會,也會在文化上失去黑人聲音。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