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先后确认谈判地点改在上海 美财长努钦谈选址深意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日本大阪G20的“习特会”重启了中美贸易谈判后,双方谈判代表将举行首轮面对面会晤,美中先后确认新一轮谈判将于7月30日开始在上海举行。

中美新一轮谈判时间和地点确定

白宫7月24日发表声明说,依照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以及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将前往中国上海继续谈判,目标是要改善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会谈将在7月30日开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代表中国谈判。

声明还说,讨论议题将包括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移、非关税壁垒、农业、服务业、贸易赤字以及协议的执行问题。

与此同时,努钦24日当天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说,他跟莱特希泽将于29日离开美国,30日跟31日待在上海。而中国之所以邀请他们到上海,是因为对于中国而言,《上海公报》是美中之间的重要协议,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努钦说,美中双方之间仍有许多议题需要解决,本次将延续上次在华盛顿的谈判。

努钦此前曾表示,两国有望在2019年年底达成协议。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北京时间7月25日也在记者会上透露,中美双方牵头人将于7月30日31日在中国上海见面,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举行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对于谈判地点改在上海,高峰回应说,在不同地点磋商“十分正常”,上海具备开展磋商的良好条件。

为什么是上海

早在白宫公布这次谈判时间和地点之前,美国媒体就披露了相关消息。彭博社7月23日说,一名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透露,中方要求会晤地点选在上海,而不是北京。

对于中国要求在上海举行新一轮谈判,香港《南华早报》7月24日报道,分析家认为,中国选择上海作为中美贸易谈判新的地点,是意在强调谈判的商业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释放出“贸易是贸易,政治是政治”的信号。

分析家认为,通过选择全球金融中心上海而不是中国政治中心北京,中国正试图淡化中美贸易谈判的政治意涵,而转向强调商业因素。

专家认为,中国决定在上海举行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迹象,表明北京在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做准备之际,正在修改其战略。 中国金融科技集团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更改谈判地点,释放一个信号,即“贸易应该是贸易,政治应该是政治”。

他说,中国选择上海,意味着试图将谈判焦点集中于技术问题层面,比如美国放宽对中国电信业巨头华为公司的销售限制,以及中国采购美国农产品的问题,而不是更难解决的政治问题。

此外,还有专家提到,上海曾在中美关系中发挥过独特的作用。麦格理资本(Macquarie Capital)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重要的《上海公报》于1972年在上海签署。

与此同时,《日经亚洲评论》7月25日刊文称,美国前副贸易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说,将如此高级别的贸易对话在首都之外举行不符合惯例。“这么做的理由有很多,包括允许双方限制各方代表团的规模。”

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杜大伟(David Dollar)说,中共每一年一次的北戴河会议也有可能是一个原因,中国很多高层领导将参会。

杜大伟说,由于北戴河会议,中国很多高层领导人或无法会见美国代表团,将谈判挪到上海能减少一些外交上的尴尬。“双发都已经释放信号表明,这次会谈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在哪里会晤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