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劉鶴抵美將談判 「前因後果」一文看懂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將在本周展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前往美國,準備於周四(31日)與總統特朗普會面。現在就讓我們為大家整理雙方將會討論的議題,與及可能的結果。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已抵達美國,準備1月31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GettyImages)

美國為何挑起貿易戰

中美兩國貿易多年存在逆差,且有擴大趨勢,特朗普政府抱怨逆差過大對美國造成損失,同時指責中國以強迫技術轉讓等方法盜取知識產權。特朗普要求中國經濟模式作出根本改變,縮窄貿易逆差及讓美國企業享有更公平競爭環境。

特朗普政府同時指責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威脅美國高科技主導地位,一度要求中國停止相關計劃。

中國如何反應

中國認為美國行動意旨阻撓中國發展,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主導地位。中國同時否認強迫企業進行技術轉移,並稱技術轉移只是中美兩國公司間的的商業行為。

中國願意就縮窄貿易差距,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包括大豆及能源等商品解決逆差問題。同時中國亦已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開放更多商品進口,降低關稅及允許外資公司持有更多中國業務的股權等。

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中全面升級,雙方各向對方徵收關稅。(路透社)

雙方互徵關稅

特朗普已對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懲罰關稅,其中包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機械、半導體及其他科技產品徵收25%關稅,及2000億美元的消費電子用品、化學、建築材料等商品徵收10%關稅。

中國反擊向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包括大豆、牛肉、豬肉、酒類和汽車等。另外還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5至10%關稅,包括液化天然氣、化學品、冷凍蔬菜及食品配料等。

中美12月舉行會談,願意暫停貿易戰,並就解決問題展開新一輪談判。但特朗普警告若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將如期擴大對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新關稅。

首輪談判在1月初展開,1月7日美國商務代表團訪問北京展開副部長級會議。(路透社)

新一輪談判1月展開

美國商務代表團在1月7日前往中國,就新一輪貿易談判打開序幕。雙方談判期間傳出中國願意大量增購美國商品,務求在2024年消除貿易逆差,但美國似乎希望步伐更快。

雖然首輪談判結果有取得一定進展,但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雙方存有分歧,特別在取消強制技術轉讓、停止特定產業保貼等方面的談判未取得實質成果。包括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內等人表示,中美解決貿易問題仍有一段路需要走。

劉鶴談判可能與結果

特朗普對此次談判保持審慎樂觀,外界亦預期中美雙方能就達成協議取得一定進展,但核心分歧可能無法解決,為雙方未來談判蒙上陰影。

貿易談判通常至最後一刻才見分曉,雙方判談可能要至2月底才會公布具體成果。有評論指出若中美雙方取得足夠共識,有機會繼續延長談判,就如2018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