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室】中美談判趨複雜 「孟晚舟案」怎樣捲進貿易戰漩渦?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周三(30日)展開,華府在兩日前、即周一(28日)宣布起訴華為及副董事長孟晚舟,時機接近惹來不少猜測,包括質疑華府有意將孟晚舟視為談判籌碼。究竟過去多月來,孟晚舟案如何被扯進中美貿易戰漩渦?香港01為讀者整合兩宗事件重要時刻,讓大家掌瞭解箇中關係。
貿易戰正式開打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並宣布依據《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向總值600億美元(約4,708億港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懲罰中方侵犯美國知識產權。
兩國隨即展開一連串「關稅駁火」。
4月2日:中國商務部公布對水果及豬肉等128項美國商品徵收15%至25%關稅;
4月3日:美方行動升級發布「301制裁」清單,針對中國進口的1333項共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瞄準了「中國製造2025」和部分高科技的商品。
4月4日:中國再度出招,針對美國大豆及汽車等106項商品,向它們加徵25%關稅。
4月5日:特朗普威脅會把貿易戰升級,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徵收額外關稅,以回應中方的報復。
中國對貿易戰回應:《環球時報》在貿戰打響後發表社評,表示「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曾表示,中方會「會奉陪到底」。
貿易談判破裂
5月3日:第一輪談判在北京舉行,美方向中國提出8個貿易要求,惟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
5月15日:第二輪談判在華府進行,並傳出喜訊。會後中美發表聯合聲明,確認中方會增購美國貨品,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更指雙方均同意不開打貿易戰。
5月29日:正當兩國宣布暫時「休戰」之際,白宮被指出爾反爾,特朗普宣布將公布新一輪關稅清單,繼續貿易戰。
6月15日:特朗普如期再宣布向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中方聲言還擊。
8月22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訪美,談判沒有成果。
美國再加徵2000億
9月24日:貿易戰再升級,特朗普再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收10%關稅;中國商務部同步還擊,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再取消9月底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談判陷入僵局。
阿根廷G20習特會 孟晚舟同日被捕
12月1日:兩國貿易談判中斷多個月後再現曙光,習近平與特朗普趁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首腦會談,並同意定下90日停戰期,以解決貿易爭端。
中美一邊廂在阿根廷展開貿易「和談」,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同日於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轉機時,應美方要求被捕。美方指孟晚舟違反美國的制裁禁令,透過一間名叫Skycom的香港公司與伊朗進行非法交易。
12月11日:加拿大批出孟晚舟保釋申請。政府強調事件不涉及政治,但事件觸發一場中加外交風波。多名加拿大人於中國被捕,包括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被質疑是中國的「報復」行為。
12月11日:加方強調事件不涉及政治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則有相反講法,他表明在符合國家安全利益或有助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會介入司法部針對這宗案的調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亦表示,不保證美方會否以釋放孟晚舟作為談判策略。
美國終起訴孟晚舟
1月22日:司法部表示將繼續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美國此舉「高度政治性」,實際上是一種「科技霸凌」。
1月25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指如果美方放棄向加方提出引渡孟晚舟,對加方而言會是好事。他也曾說習近平對事件非常憤怒,惹來加拿大政府不滿。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因此更宣布將他撤職。
1月28日:孟晚舟被捕近兩個月後,美國司法部正式刑事起訴華為、兩間附屬公司及孟晚舟。時機上跟中美貿易談判非常接近,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強調兩者完全沒有關係,但惹來各種猜測。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