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計劃派逾800兵力 駐守南部邊境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計劃派逾800兵力 駐守南部邊境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美國官員透露,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計劃最快周四(25日)簽署命令,派逾800兵力駐守南部邊境,支援邊防警衛隊(Border Patrol)。

一名匿名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美軍收到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的要求,計劃派800至1000兵力駐守南部邊境,協助邊境的物流和基礎設施工作。據指,受聯邦法例所限,派駐邊境的美軍並不會參與任何執法行動。

五角大樓早前已派出2000名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成員駐守邊境。

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總統特朗普繼續打「難民牌」拉攏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他周四表示,會派出軍隊處理非法移民。他也曾於周一(22日)揚言,會開始削減對中美洲國家數以千萬美元計的援助,並形容由這些國家向美國進發的非法移民車隊是國家緊急事件。他甚至威脅派遣軍隊駐守,甚至關閉南部邊境。

(路透社/美聯社)

從儒家到全球南方・三︱石之瑜:你就是全球南方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2025年2月5日至3月30日,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作舉辦「筆耕不輟、俠骨仁心:石之瑜教授著作展」。石之瑜教授為台灣教育部終身講座教授、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從1990年至2024年共計出版114本專書,其中獨著之學術專書中文31本、英文19本;主編之學術專書英日語等外文17本、中文14本,另有中文之時政評論文集獨著14本、合著4本;以及中文詩集3本,涵蓋議題包括外交政策、政治心理、兩岸關係、少數民族、知識社群、非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核心關懷一以貫之:解構與再建構變動世界中的中國。

2025年2月19日,石之瑜教授前來特展發表演講,講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儒術、人民集體性、全球南方」,許多兩岸學人學子到場參與,演講內容由孔子對女子小人的微言大義出發,擴及自由主義社會與儒家社會的集體性落差,再到對於全球南方的全新定義:「不可預測的集體」。圍繞演講內容,《香港01》推出系列報道三篇,本篇為第三篇,聚焦全球南方的流動與不可預測。

誰是全球南方

石之瑜表示,自己之所以會有前述思考,是要因應國際關係理論中,近年興起的全球南方研究。

石之瑜指出,在自己看來,全球南方是一種沒有辦法在既有的話語體系中被理論化的存在,也就是不可預測的集體,因為「你找不到一個被視為全球南方的人群、作為、地方的共通性。」

石之瑜表示,許多人說全球南方大部分都是過去的殖民地,但殖民地其實不是全球南方的完善定義,因為殖民地與殖民母國間的人口已經大量流動、相互通婚,而且殖民地人在殖民母國內部也形成了強大勢力,殖民母國與殖民地的精英更是彼此勾結,殖民地人也有自己的管道成為殖民母國勞力市場的供應者。所以很難說,全球南方就是過去的殖民地,因為過去的殖民地人已經大量在殖民母國生活,過去的殖民母國人也已經大量在殖民地生活。

石之瑜又指出,大家另一個習慣的講法,就是用「開發中國家」定義全球南方,或是用落後的人口,所以也就包含大都會的貧民窟。但這種講法也有問題。因為如果全球南方就是「開發中」這種貧困概念,等於是把已經開發的、或擁有財富的那群人與階層,看成全球南方可欲、且要發展的對象,等於全球南方唯一的希望,就是變成他們羨慕的對象,所以只能仰賴後者來幫助自己,這怎麼會是一般使用全球南方的預設語境呢?如果把全球南方看成開發中國家或貧困人口的總和,就永遠讓他們停在萬劫不復的貧困中,因為在這樣的語境中,他們的目標就是成為已開發國家,而要變成已開發國家,就必須靠已開發國家來幫忙,等於請鬼拿藥單。

石之瑜表示,所以全球南方也不應該被視作開發中國家,更何況過去殖民母國的統治手段,在不同殖民地也都是不一樣的,而不但不同的殖民母國有不同的統治方式,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殖民地文化,同一個殖民母國在不同的殖民地,也有不同的統治方式。而殖民地受到不同統治後,也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分歧,例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北以南,就有非常嚴重的宗教分歧,每一個殖民地國家也都各有不同的種族分歧,因為國家邊界通常都是殖民母國畫出來的。

石之瑜總結,從這個角度來看,全球南方也就很難用宗教、種族的角度來定義,畢竟有色人種內部也受到不同殖民母國的干擾,彼此交往也會出現衝突。雖然大家習慣用前面的方式定義,但這種定義實在有其極限。

2025年2月19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石之瑜在「筆耕不輟、俠骨仁心:石之瑜教授著作展」發表演講,講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儒術、人民集體性、全球南方」,內容由孔子對女子小人的微言大義出發,擴及自由主義社會與儒家社會的集體性落差,再到對於全球南方的全新定義:「不可預測的集體」。(劉燕婷攝)

把生養育與生產關係帶入全球南方

石之瑜進一步叩問,如果把全球南方看成生養育關係跟生產關係,也就是把全球南方看成負擔生養育責任、生產責任的人群,是不是就可以超越種族、宗教、語言、殖民歷史的影響,而產生一種相互同情的關係?

石之瑜舉例,也就是當生養育關係被破壞的時候,就會激發大眾的同情心。例如看到加沙地帶的兒童被殺戮,或是幾年以前,看見命喪義大利海灘的敘利亞籍庫爾德族男孩,其實許多歐洲人都坐不住了,因為他們也有生養育的需要,需要看到生養育關係是健康且可以持續的,因此看到生養育關係被破壞後,他們都無法忍受,「如果這都可以忍受,我就無法再做我自己原來想像的那種人了。」

石之瑜分析,如果把全球南方往生養育關係去牽引,再與孔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共鳴,就很有啟發。因為在全球的生養育與生產責任中,很多人其實同時扮演了多重角色,可能既是剝削者又同時是被剝削者,兩種角色同時存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社群上,在生產的場合被剝削或自我剝削,在消費或統治的場合剝削別人,關係變得非常複雜,全球南方也因此變得無所不在,取決於當下的人、群體、事件,以及是什麼樣的生養育關係與生產責任被破壞或剝削,從而激起彼此的相互同情。

石之瑜指出,如果把全球南方變成這樣的思考方式,那麼孔子所要說服或教養的君子與弟子,就必然要了解小人的處境,才知道為何安撫安定社會大眾如此重要。「如果把生養育關係與生產關係的責任,當成全球南方的定義,是不是就可以提醒很多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來重新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

石之瑜舉例,例如某些消費者,或許就因此不想購買部分產地出產的產品,例如有人表示自己不買特定地方出產的棉花,因為他們想像那是集中營生產的,而如果有人不想消費者購買這些地方出產的棉花,也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思維告訴消費者,這些棉花是由生養育關係被破壞的人生產的,來阻止消費者購買。當然這裡面會出現很多的政治的操弄。

「但核心就是,當我們把全球南方當成生養育關係、生產關係來理解,全球南方就可以流動、變得無所不在,但又可以促成當下每個人重新省視自己的位子。」

圖為無人機2025年2月17日拍攝的照片,圖中可以看到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城設帳篷避難。(Reuters)

全球南方出路何在

石之瑜回顧,自己這幾個月常在學術場合探討全球南方的議題,許多學生與年輕學者也因此詢問:老師你有什麼解方?要如何解決全球南方這種生養育關係被不斷剝削的情形?

石之瑜表示,自己告訴學生,如果帶領全球南方去針對他們的對象,其實最後會發現自己就是自己要針對的對象,因為全球南方自己也是生養育關係、生產關係中,忽隱忽現的剝削者,然後導致全球南方因此無法凝聚,導致抵抗成為一種消費,在人為的平台與場合上表演,抵抗一個被塑造的稻草人,「你以為你反霸了,實際上只是在精神上有一個消費的對象,然後對方就可以繼續在精神上剝削你。」

石之瑜指出,與其去強調這種抵抗,「我作為學術思想上很難逃避的悲觀主義者,覺得不如讓殖民主義者、剝削者、精英階層,去產生一種生養育或供養意識,讓他們覺得供養很重要,因此捲入這種生養育關係中,就像你即使是諸侯與君子,還是要跟家裡這些負責生養育的維持均衡的關係,不能離他們太遠。你不能坐在白宮高高在上、每天吃披薩,把世界地圖割來割去,這就脫離了生養育關係。」

石之瑜提到,就像孔子講的,不能太近、不能太遠,人民的集體性也是如此,忽隱忽現,一下子威脅上層階級,一下子又退潮,到底在不在沒人能知道,所以統治者就只能一直被提醒:民心很重要。如果供養者能夠意識到這種情況,把統治者當成教養對象,讓統治階層相信,有某一種定律在控制他,就不敢違逆這種定律。例如「四海困窮,天祿永終」,統治者究竟要怎麼做,這句話沒有明說,但會迫使統治者自己去想。

石之瑜指出,自由主義社會就是不斷告訴老百姓,你的權利是不可侵犯的、你要參與政治來保障自己的權利、這是你的天秤,否則就會受到迫害,但實際這樣講的結果,並不能阻止人民受到迫害,因為責任在自己;同樣道理,如果只有儒家這一套,告訴統治階層不照顧民心就會垮台,也一定有人會不照顧民心,宮廷裡長大的怎麼知道什麼叫民心?所以兩者還是要相輔相成。

石之瑜表示,人民的集體性有什麼樣不同的特質?是如何被養成?我們要提出來檢討,提出來檢討後,才有可能把養成不同人民集體性的方式,進行交流。而從孔子講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能夠深刻體悟到,生養責任跟生產責任的分配,應該是統治階層最大的大事,是要把它變得更均衡、人人都活得好,還是要變得更壟斷?

石之瑜總結,重點就是把生養育關係、生產關係,重新帶回我們的思考中,而不是把儒家當成一種倫理修養、道德修養,把自由主義當成一種權利保障。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