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揭英政府文件 籲各國在脫歐過渡期內「把英國當成沒脫歐」

撰文:陳智深
出版:更新: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政府私底下向全各國發出了「技術性提示」,要求各國、特別是非歐盟國家在英國明年3月脫歐後,至起碼2020年底這一段過渡期內,要把英國「當成」還未離開歐盟般看待。

對英國而言,這段過渡期如何操作和時間長短,影響很大,因為現時有超過700條條約是英國通過歐盟成員國身份與其他第三方國家簽訂,當中覆蓋範圍由捕魚權益至數據分享都包括在內。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右)與英國脫歐大臣戴德偉。(VCG)

這份英國政府在周四(8日)發出的「技術性提示」(technical note)代表英國對談判的取態出現了180度轉變。英國起初希望將所有條約都重新談判,令條約中的「歐盟」字眼換成「英國」,以得到這超過700條條約的相同保障。現時,英國可能會讓步,讓這些條約不變,但改為希望那些第三方締約國能承認條約中的「歐盟」和「歐盟成員國」,其實是包括了已脫歐的英國,令程序變得更簡化。該「提示」中表明,這是國際法律所容許,並且是所有協議的過渡期中的國際慣例。

早前有研究報告指,就算在最好的情況下,英國脫歐都會令之後15年經濟成長損失2個百分點。(路透社)

有歐盟官員對此嘲諷指:「為了得到最大利益,英國人正告訴世人『其實脫歐不等於脫歐』 。」事實上,假如在脫歐談判沒有進展,例如在限期前不能和歐盟達成協議的話,英國一切通過歐盟成員國身份取得的國際利益和權益保障,都會在過渡期展開時就失去,這問題現時已成為英國政府上下的夢魘。

英國脫歐,生活在海外的450歐盟與英國公民的權利,成重要考慮。﹙路透社﹚

歐洲改革中心的研究員森姆洛(Sam Lowe)指,英國此舉如同「U-turn」,放棄與各國重新訂立英國專屬的一系列條約。他更在個人社交平台上表示,這樣令英國變成了不可信的談判夥伴,信譽有損害。

歐盟英國脫歐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上月底曾表示,英國在脫歐之後21個月的過渡期內,必須接受歐盟一切法律變動;但同時提醒英國,在過渡期間,英國或許無法坐享歐盟與他國所簽署的貿易協定的利益。巴尼耶續指,各夥伴國或許對此有他們自己的看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