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在俄港人】想「回到過去」的戰鬥民族 由歷史重塑身分認同
香港電影《金雞》從一名妓女的角度去敍述香港的時代變遷,俄羅斯也有一套反映時代的《金雞》。
俄羅斯著名音樂家里姆斯基-科爾薩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907年完成了諷刺當時沙皇專制政權的歌劇《金雞》(The Golden Cockerel)後,翌年死亡。他曾經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任教逾40年,為紀念他的功勞,學院於1952年為他設立銅像。
百多年過去,里姆斯基-科爾薩科夫的銅象仍豎立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劇院廣場,不過現今俄羅斯人對沙皇的看法,與他當年寄託在《金雞》的看法已不盡相同。
歷史城市 吸引港香港音樂人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繼莫斯科後第二大城市,1703年由沙皇彼得大帝奠基。彼得大帝制定西化的政策,令俄羅斯帝國成為強國。在他治下聖彼得堡成為俄羅斯的「西方之窗」,後來更成為國家首都。經歷300多年來的發展,聖彼得堡已成為俄羅斯的歷史文化中心,其中音樂藝術的發展屬全球首屈一指,著名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更是俄羅斯首間專攻音樂的學府。
Facebook專頁「散敘‧俄羅斯」的負責人之一、香港人Marco自幼學習音樂,音樂老師曾留學俄羅斯,喜歡的音樂家也是俄羅斯人,令他早對俄羅斯有不少憧憬,於是隻身走到俄羅斯,追求提升音樂詣藝,一留就留了五年,現在就是居於歷史悠久、充滿藝術氣息的聖彼得堡。妹妹Trixie亦已在當地居住1年。
與負19度天氣打交道 「總得習慣」
俄羅斯人給人的印象,多是不怕冷、強悍。今年初寒流襲港,香港人唱着網民改編歌曲「我是一個西伯利亞人,冬天的冠軍」,為自己「打氣」迎接室外的寒冷天氣。如果俄羅斯西伯利亞人來到香港,可能反問「這就是冬天?」畢竟他們可是居於「世上最冷仍可居住的地方」,1月中氣溫曾跌至零下67度。
Marco剛到俄羅斯時也是冬天,一下機迎接他的就是負19度的天氣:「覺得差好遠,好凍,始終未試過嘛。」不過要在當地生活,就不得不與寒冬打交道,Marco說俄羅斯一年有幾個月都是這種天氣,總得習慣。
見識戰鬥民族 不平則鳴
或許就是這種嚴寒天氣,成就俄羅斯人「戰鬥民族」的個性。Marco也認同,認為他們某程度上做事頗直接,不平則鳴,不會客氣。「好簡單,一個生活例子,在香港乘搭地鐵,有老人上車,你可以選擇不讓座,沒有人說你的不是,這裏的人就會叫你:『起身啦!起身走開!』叫你讓座。」Marco認為,對比香港人及歐洲人,俄羅斯人感覺上比較沒有禮貌,但其實也只是文化差異而已。
冀重返沙俄 因道德水平較高
Marco又指出,其實部分俄羅斯人想重回沙皇時期,認為當時的道德觀念較好、道德水平較高,如對長輩較尊重,亦較尊師重道。事實上,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強調,歷史、道德及傳統價值對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普京利用歷史打造俄羅斯人身分
普京1999年從葉利欽手上接過總統一職,當時蘇聯解體已有8年,但俄羅斯仍未擺脫沙俄及蘇聯時代的影子,國家的歷史互相矛盾,現代的發展亦未如理想,俄羅斯人對自身的身分價值很迷惑。《The Long Hangover: Putin's New Russia and the Ghosts of the Past》的作者Shaun Walker形容當時的俄羅斯:「像是一個派對的主人,翌日早上醒過來,開始匆忙的收拾四周的爛攤子,但一會兒便放棄了,偷偷走回床上,處理宿醉。」
普京沒有一下子將所有歷史都推翻,他在俄羅斯長久以來的歷史中,選擇個別的篇章,建構俄羅斯人身分的傳承。例如2001年,普京將前蘇聯國歌的音樂填上新詞,成為俄羅斯國歌;但這不代表他要打造「蘇聯2.0」,普京曾說過:「那些不懷念蘇聯時代的人都是沒心肝的;而那些想回到蘇聯時代的人是沒腦的。」
他深知重返蘇聯時代只會令商界及在資本主義中追尋機會的年輕一輩反感,他只是引用前蘇聯時期擊退納粹的衞國戰爭等歷史,作為宣傳愛國的手段。
普京又不時披露自己受到沙俄時期不同的君主啟發,大部分都是令國家強大、及使政權政治延續下去的沙皇。普京透過東正教會,建立道德標準及價值,以助俄羅斯人重新接觸因前蘇聯時期無神論而受壓抑的宗教。普京透過沙俄時期的歷史,將他20年來近乎君主制的政權合理化。
在位20年 普京歷史教育有收成?
究竟在1991年後出生的一輩,有沒有感受到普京的「心意」呢?身為學生的Marco,身邊的朋友多是普京時代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對蘇聯歷史已沒甚感覺,對該時期的知識都是透過課堂或父母告訴他們,看來普京的「歷史教育」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不過對於政權延續方面,在即將來臨的大選,Marco指同學會盡公民責任投票,而且是支持普京,因為認為他為俄羅斯做了很多,俄羅斯在他治下會更好;但也深知投票結果不會有驚喜,普京將會再出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