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以色列得償所願 福音派在欣喜中期盼末日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美國福音教派在特朗普今次決定背後,顯然花費極多功夫,他們長年倡議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首都及將大使館遷往當地。在決定出台後,他們的興奮程度甚至比美國猶太人更甚。福音教派信徒對美國政治影響之大,在大部分奉行政教分離的西方國家甚為少見。他們的政治能量在去年大選達至高峰,這批虔誠信徒成為現今總統特朗普最核心的支持者之一,而他們的忠誠今日終於得到回報。

特朗普非福音派信徒。他們以往選出的同教派總統,都沒有做出特朗普上周所做的危險舉動。前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正是一名福音派信徒,而他在競選期間亦與特朗普一樣,答應選民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但他上任後每半年都循慣例以「國家安全」之名,簽下延遲執行指令,延緩執行1995年國會通過的《耶路撒冷大使館法》。

這批信徒相當歡迎特朗普今次的決定。特朗普的福音教派顧問團人士摩爾(Johnnie Moore)就表明:「本議題對福音派支持者來說,重要程度僅次於最高法院人選,而特朗普再次向他的福音派支持者表明他言出必行。」摩爾更表示,如沒有福音派信徒,這決定就不會出現。另一名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的福音派牧師懷特(Paula White),認為特朗普完成了競選承諾,並表示以色列是信徒們最親近的朋友。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6日在白宮宣布,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遷進耶路撒冷。(路透社)

各派基督徒反應大不同

這次決定受福音派信徒歡迎的深層原因,是他們對《聖經》內章節的信任程度。根據美國一份對福音派信徒做的民調報告,有45%的受訪者表示,《聖經》最能影響他們對以色列的觀感;只有41%受訪者表示,猶太人一方面在以色列有「《聖經》賦予的權利」,另一方面有責任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分享土地。調查亦發現年長的信徒比「千禧世代」更傾向支持以色列及相信《聖經》的條文。

從今次的反應亦可看出,這些取態導致他們與全球及美國一般基督徒不同。代表約3,500萬美國新教信徒的美國全國教會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表示:「總統在充滿衝突的地區火上加油,很可能有人會因此而死。」事實上,在12月8日就有一名巴勒斯坦人,在示威期間被以色列保安部隊擊斃,成為遷館決定後的第一滴血。

代表羅馬天主教逾十億信徒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表示:「誠摯呼籲尊重耶路撒冷的現況,遵守聯合國的相關決議案」,並「願智慧與審慎得勝,以免現今早已混亂,又充滿許多殘酷衝突的全球景況,再添加新的緊張因子」,並對「近日局勢」表達「深切擔憂」。

教宗在決定公布前與巴勒斯坦宗教事務部部長會面。(路透社)

反觀佔美國總人口25%至35%的福音教,不少人引用《聖經》支持總統的決定,再次證明他們對以色列的支持是由信仰出發。代表福音教派中較保守一翼的組織自由律師會(Liberty Counsel)歡迎決定時指:「大衛王在3,000年前定都耶路撒冷後,她就是以色列的首都,以後亦同樣。美國是時候承認此明顯事實。」另一位福音教派顧問團成員傑夫里斯(Robert Jeffress)就指,「最重要的是,上帝將耶路撒冷,及整塊聖地給予猶太人」。

信仰成支持以色列原因

作為全基督教最保守派系之一,福音教派認為《聖經》不會有錯漏,是至高無上的寶典。他們在各項社會議題都偏向保守,包括墮胎權利、槍械管制、性小眾權利,甚至政教分離原則都會反對。在以巴問題上,福音派信徒更有80%認為,天主承諾以色列留給亞伯拉罕後代是永恆的。

福音教派對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首都的堅持,在外人來說可能較難理解,但歷史學家巴斯(Diana Butler Bass)表示,對福音派來說,由於影響到末日進程,因此由「猶太教-基督教」(Judeo-Christian)重新管治耶路撒冷聖殿山是至關重要的。福音派牧師哈吉(John Hagee)在特朗普的決定宣布後,在美國基督教廣播網的一個節目上表示:「基督徒應該關注以色列,因為整部《聖經》,由最初的《創世紀》到最後一本書都是關於猶太人的。」

以色列基督徒在以色列加利利湖受洗。(視覺中國)

他們對以色列的支持度,甚至比美國猶太人群體更堅定。美國猶太人,除只佔約10%的保守派之外,他們在政治上都是偏左,與福音派的政治取態截然不同。美國猶太人在今次事件中,表態不盡相同。美國最大的猶太人組織「猶太教改革派聯盟」(Union for Reform Judaism),主席雅各布拉比(Richard Jacobs)表示:「我們非常關注此宣布,會延遲或阻礙重啟非常重要的和平進程。」他亦曾表示,以色列在這麼多地方被孤立和邊緣化,這令人極其擔憂。

勾結福音派的不歸路

福音派現今擁有的政治實力,由1980年起顯現,並在隨後30多年一直加強。在這30多年期間,以色列在國際輿論上剛好一直處於弱勢,在1990年代及千禧年代更愈顯孤立,急需尋找海外盟友以增加自己在耶路撒冷問題及和平進程討價還價的籌碼。

美國猶太人作為海外猶太人最大的群體,一直廣結盟友為自己的故土爭取支持,而他們對美國政治的影響亦非常深遠,更有人認為他們「綁架」了美國政治。可是,他們與福音派的結盟並非一帆風順,兩者對信仰的願景完全不同,甚至有衝突。猶太教教義不接受耶穌為救世主,而是奉大衛王的後代,未來的猶太國王為救世主。猶太教教徒亦不相信「救世主會重臨世上」,但他們因福音教會教導信徒親以色列,才與之結盟。

今次事件亦看到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的以色列政府與和福音派愈走愈近。內塔尼亞胡在2015年獲連任時,美國猶太人擔心他對巴人的強硬政綱「拉大了分歧」,因為「在美國年輕猶太人並沒有那樣的情感,聽上去有種族主義色彩」。

今年68歲的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最近三次大選中得票節節上升。(路透社)

內塔尼亞胡亦曾嘗試在兩邊取得平衡,但由於國內政治形勢,他在任內就不斷向右傾,最終就變成與福音教派同一鼻孔出氣的境况。內塔尼亞胡的副外交部長霍托夫利(Tzipi Hotovely)在上月,批評美國猶太人沒有參軍,貪圖舒適生活,暗指他們沒有為以色列戰鬥。

今次以色列政府連同福音派及保守派海外猶太人的力量,成功說服美國政府放棄以往在耶路撒冷,及大使館問題的曖昧狀態,固然是一種勝利,但海外猶太人一直對以色列的支持亦相當重要,亦是他們仍能在國際輿論上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今次可謂將他們進一步推離「應許之地」,增加他們對故土的疏離感,長遠不利以色列爭取國際支持。而這次決定,亦只會助長福音派的氣焰,畢竟他們在宗教上的終點與猶太教截然不同,在以色列問題上立場相近只是巧合。

今次特朗普的決定,完全彰顯了福音教派和保守猶太人對美國政治,尤其是對此屆白宮的影響力。而信仰主導外交的禍害,亦構成了今日激進穆斯林與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互相敵視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及激進宗教領袖,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利用人們的信仰滿足自己的個人政治追求,後果難以想像。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星期一出版的《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