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之父」Samuel Johnson冥壽 Google以塗鴉紀念遭指諷刺

撰文:彭玉潔
出版:更新:

在彙編1750年代最包羅萬象英文字典的約翰遜(Samuel Johnson)在周一(18日)308歲冥壽,Google特別在首頁以塗鴉(Doodle)紀念。網民紛紛搜尋這位有「字典之父」之稱的約翰遜是何許人也。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稱,Google的致敬或許有些諷刺,因為這個搜索引擎的崛起,某程度上導致了字典銷量的下降。但是約翰遜的字典在很多方面來說都可謂是搜索引擎的先驅。

有「字典之父」之稱的約翰遜,本周一(18日)308歲冥壽。

約翰遜在編撰這本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上花了9年的時間,他不是第一個編撰英語字典的人,但在他之前的字典總是生硬而枯燥。因此,當他的這本字典編撰完成並於1755年出版後,人們發現這本字典更像是一個妙趣橫生的藝術品,而不止是一本工具書。例如,他將「咆哮」定義為「高聲說話而無絲毫敬重之意」,將「希望」定義為「沉浸在喜悅中的期望」。其中,約翰遜最創新之處就是他在詞語的解釋中加入了引用的元素:他引經據典了超過500名作家的超過10萬條句子。

直到1928年牛津英語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出現之前,《約翰遜字典》一直都是最具權威的英語字典。

約翰遜花了9年時間編撰字典,直到《牛津字典》出現之前,都是最具權威的英文字典。圖為《約翰遜字典》(Flicker CC)

除了編撰這部字典,由約翰遜主編的《莎士比亞集》在1765年出版,除總序外,每劇都有引言;此外,從1777年起,他陸續撰寫了50多個詩人的傳記,後集成了《詩人傳》。《莎士比亞集》與《詩人傳》包括了約翰遜當時最主要的文學評論。

然而,命運並沒有時常眷顧他。因為幼時得過結核病,約翰遜的容貌受到嚴重影響。這讓他不僅在生活上很難找到工作,負債多年;也讓他在感情生活上舉步維艱——最後與一個大他21歲的女人特蒂(Tetty)結了婚,但特蒂因沉迷鴉片酒,在他的字典編撰完成之前就去世了。

讀者或許發現,香港的Google首頁並未有見到有關約翰遜冥壽的塗鴉,除了香港,大部份西班牙語的國家甚至愛爾蘭的用戶都看不見。在英國、美國甚至台灣版本的Google搜尋首頁,均會見到這幅塗鴉,至於是Google方面是如何決定,則不得而知了。

藍色地區為看得見今次塗鴉的地方。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