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中美競爭縱難避免 東盟採務實態度可促合作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中國近年高速發展,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它和原先一直主導國際事務的美國在多個領域的摩擦難免增加。單是在南中國海,兩國就航行自由等議題出現不少爭拗,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東盟也無法置身事外。
東盟由一個在冷戰期間成立的反共組織,逐漸演化成當今調解衝突的平台,本身就是包容政治多元、促成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東盟只要採取務實態度,繼續推廣合作,未嘗不能促進「中國─美國─東盟」的良性互動。

無論對美國還是中國,東盟都是一個必須拉攏的對象。在經濟層面,東南亞對不少美國企業而言是廉價生產基地,美國在當地的投資回報亦高於其他地區;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統計數字顯示,美國每年價值約1.2萬億美元的貿易是通過南海進行,足見這片海域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中國在東盟的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包括香港)對東盟的貿易額,佔了整個東盟貿易總額的19%,遠超歐盟及美國的10%和9.4%。

中國與東盟經貿往還日趨頻繁,雙邊貿易額超越歐美。(網上圖片)

毫無疑問,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還日趨頻繁,貿易規模甚至超越歐美,但雙方仍然受到不少問題困擾,當中最關鍵的莫過於南海爭議──越南、菲律賓、汶萊等周邊國家均聲稱對部份島嶼擁有主權。隨着中國增加在南海的活動,衝突難免增加,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甚至把領土爭議告上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導致中菲關係緊張,直至現任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上台後,兩國關係才回暖。

阿基諾三世把南海爭議告上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導致中菲關係緊張。(美聯社)

中國和東盟關係存在南海這個不穩定因素,美國的介入令情況更加複雜。東盟在經貿上依賴中國,但在安全領域則沿用舊日模式,繼續唯美國馬首是瞻,兩大成員國泰國和菲律賓與美國有正式同盟關係,其他成員國亦與美國訂立或發展防衛合作。美國「中美研究學會」(ICAS)今年發表論文指,中國對美國加強在南海活動表達關注,源於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上任初期──2009年6月,中國潛艇跟蹤一艘當時可能正在偵測南海周邊地形的美軍船艦。不少中國分析員認為,美國軍艦持續在南海出現,反映美國已放棄原先的中立立場,改為制衡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南海仲裁案結果去年出台後,中國輿論甚至質疑是美國從中作梗。

中國猜疑美國戰略意圖,並非毫無理據。眼見中國在東南亞以及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壯大,奧巴馬政府積極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研究員伯格(Blake Berger)認為,奧巴馬政府透過簽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成為東盟領導的東亞峰會一員,同時支持東盟地區論壇。面對美國步步進逼,中國採取兩面策略應對,一方面在東盟框架內繼續鼓吹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同時另起爐灶,包括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當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便穿過東南亞,充份反映中國有意積極參與區內發展的意向。

大國劍拔弩張 東南亞左右為難

有意見認為,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倡「美國優先」政策,退出被指不利美國製造業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意味美國已放棄奧巴馬時代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特朗普主政的美國確實減少對全球事務的參與,但這是事實的全部嗎?今年5月初,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華盛頓會見到訪的東盟外長,強調東南亞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重申美國對它們的承諾。5月底,美軍以在南海執行「自由航行任務」為由,派遣導彈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駛入中國控制的美濟礁12海里範圍,是特朗普上任後首次。這些事例清楚顯示,美國不太可能拱手讓出它在區內的領導地位。

美國不太可能拱手讓出它在區內的領導地位。(路透社)

面對中美戰略競爭,東南亞民眾左右為難。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今年4月發表一份題為「東南亞民眾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地人的矛盾心情──在超過300名受訪官員、商界人士、學者及記者眼中,約70%認同在美國積極介入下,東南亞會更安全及穩定,但被問及哪個國家在東南亞「最具影響力」時,74%認為是中國,認為是美國的僅4%。有80%受訪者更認為,假如美國對東南亞不聞不問,中國勢將填補美國騰出的戰略真空。在中國積弱的年代,東盟根本無須在中美之間作出抉擇,然而隨着中國國力大幅提升,加上它在東南亞的利益與美國發生碰撞,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東盟只能採取務實態度,小心翼翼在中美之間作出平衡。

納丹認為「美利堅治世」正在衰退,東盟必須以務實態度與中國交往。(網上圖片)

「美利堅治世」失勢 東盟寧取平衡

在目前形勢下,東盟理應促進合作,積極排難解紛,在這方面它已取得可觀成績。中國和東盟代表今年5月中在貴陽進行磋商,終於在2002年簽訂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基礎上,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雖然草案只對一些原則性問題作出規定,並未實質解決南海爭議,但其意義仍然不容小覷,因為它排除了南海仲裁案的干擾,協助雙方重回合作的軌道,這對紓緩南海局勢具有重大意義。研究東盟與大國關係的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學者納丹(K.S. Nathan)接受《香港01》訪問時認為,東盟地區擁有深厚的「合作文化」,絕對可以通過對話解決爭議。他又認為雖然難以在頃刻間解決南海問題,但各方應保持耐性,無須急於解決,「沒有解決方法也是一種方法」。

事實上,早在中國與東盟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前,東盟已表現務實。今年4月底舉行的第30屆東盟峰會結束後,輪任主席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拒絕在「主席聲明」中提及南海案仲裁案及中國在南海造島等事,沒有點名批評任何國家,「我們重申維持及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的共同承諾……不訴諸威嚇及武力」。當時的輿論認為,杜特爾特希望在5月前往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前,避免觸怒中國,錯失「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失利。納丹教授認為,二次大戰以來的「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顯然正在衰退,中國卻能為東盟提供所需的投資,東盟國家故此必須採取務實態度與中國交往。

李顯龍高調支持美國,導致中新關係倒退。(網上圖片)

東盟力求在中美兩國之間尋求平衡,新加坡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3月聲稱,亞洲國家內心都支持美國,「如果你要求亞洲國家秘密投票,問它們是否支持美國介入(亞洲),我相信很多國家會投贊成票。它們會公開表達另一種意見,但私底下會贊成。」李顯龍甚至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台後,與美國一道呼籲各國接受裁決,立場明顯倒向美國。中國其後採取反制措施,包括拒絕邀請李顯龍出席「一帶一路」論壇。經過一番紛擾,新加坡調整立場,促成中新關係在近期解凍。

東盟其他國家則與新加坡形成鮮明對比──作為美國盟友的泰國向中國購買潛艇;馬來西亞與中國洽談高鐵合約;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年初訪華時,亦獲中國高規格接待。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形容:「很多(東盟)國家顧及對抗中國的長期後果,能指望美國嗎?相比美國,中國的存在是地緣政治的客觀事實。」

對於有聲音擔心中國未來可能擠走美國,支配東南亞,有學者認為東盟能夠發揮協調作用,無須憂慮區內出現一國獨霸的局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泰國法政大學比里.帕儂榮國際學院教授楊保筠接受《香港01》訪問時稱,冷戰結束後,東盟在區域合作、經濟發展和地區安全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逐步突顯,對中國、印度、俄羅斯、日本等實施了大國平衡外交。

東盟國家採取務實態度與中國交往,毫無疑問有助促進雙方合作,但它們並未過份疏遠美國。例如杜特爾特雖然積極修補前總統阿基諾三世造成的中菲關係裂痕,但同時繼續與美國進行軍事演習;他年初訪問美國主要盟友日本時,更形容菲日兩國比兄弟還要親。越南和美國雖在越戰期間鬥個你死我活,但美國支持興建的富布賴特大學去年在胡志明市揭幕,增強美越兩國人文交流。這些例子均表明,東盟國家正在中美之間竭力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關係。

一位馬來西亞人去年2月在美國三藩市演講期間,向聽眾提出一條問題:「中國人給你可供花費的現金,美國人給你可供追隨的價值觀,你們選擇哪個?」鑑於中美戰略競爭格局基本形成,東盟未來或許還要面對上述問題所揭示的兩難局面。不過經驗告訴我們,放棄選邊站隊,拒絕「一邊倒」加入其中一個陣營,只有採取務實態度,擴大合作,才符合各方利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