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和寶馬起訴歐盟 反對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措施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27日報道,美國特斯拉(Tesla)公司已加入對歐盟的訴訟行列,與德國寶馬集團(寶馬)和中國電動車製造商一同起訴歐盟委員會,反對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懲罰性關稅。
特斯拉和寶馬都向歐盟普通法院提起了訴訟。寶馬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反對加徵關稅,因為這一舉措無法增強歐洲汽車產業的競爭力,「相反,反補貼關稅損害全球活躍公司的商業模式,限制向歐洲客戶供應電動車,甚至可能減緩運輸行業的脱碳程序。」

寶馬發言人稱,該公司希望通過談判達成協議,重要的是避免「雙輸的貿易衝突」。
特斯拉公司沒有立即回應美媒的置評請求。路透社報道稱,一份法庭文件顯示,特斯拉在22日向歐盟普通法院提出訴訟,但文件沒有提供訴訟的更多細節。普通法院是歐盟法院兩個分庭中級別較低的一個,其訴訟程序平均持續18個月,允許上訴。
去年10月,歐盟宣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加徵關稅,其中比亞迪的稅率為17.0%,吉利為18.8%,上汽為35.3%,其他配合調查的企業統一為20.7%,不配合的企業為35.3%,特斯拉為7.8%。歐盟的標準汽車進口關稅為10%。
歐盟法院網站上的文件顯示,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已於1月21日向歐盟普通法院提起訴訟。
一直代表中國車企與歐委會進行價格承諾談判的中國機電商會24日回應稱,針對歐委會在對華電動車反補貼調查中違反歐盟反補貼條例的錯誤做法和裁定,已代表授權企業向歐盟普通法院提交起訴書。
中國機電商會表示,作為本次法院訴訟的起訴方,中國機電商會將繼續代表中國電動車行業通過司法訴訟途徑,堅決捍衛中國電動車企業合法權益。
對此,歐盟委員會表示,已經了解到相關案件,將有兩個月零十天的時間準備辯護。歐盟委員會同時補充說,與中方的技術聯絡仍在繼續。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l)27日聲稱,歐盟依然對尋找談判解決方案持開放態度,但有關方案需要解決「調查中發現的不公平競爭問題」。
中國外交部、商務部早前表示,中方一直致力於通過對話磋商達成雙方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並提出了價格承諾方案,雙方就此進行了多輪密集磋商,但目前仍未達成實質性進展。
歐盟中國商會24日刊文稱,儘管去年10月份歐方加徵關稅,但去年12月份中國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電動車出貨量仍「大幅增長」。懲罰性關稅的負擔或終將轉移至消費者,而中歐在電動車市場及產業鏈上的合作更迫在眉睫,業界急切期待雙方磋商談判的破局轉圜。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