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俄台 立陶宛大選將進入第二輪投票 總統總理對決
位於歐洲東北部的立陶宛(Lithuania )5月12日進行總統選舉投票,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在第一輪投票勝出,將與現任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會在10月24日的第二輪投票對決。
立陶宛官員表示,12日第一輪投票的所有選票差不多點算完畢,瑙塞達以46%的得票率領先,惟未取得絕對多數;希莫尼特得票率為16%。
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在競選期間稱,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該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瑙塞達援引專家意見指,代表處中文名稱內的「台灣」,予人的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台灣),而非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或台灣人的)。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揭牌成立,為台灣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
立陶宛與北京關係因此一度緊張。今次已非瑙塞達首次作同類表態,他過去曾敦促立陶宛政府「更正」駐處名稱,使其名稱在所有語言達成一致。而早在2022年1月,他就曾稱立陶宛外交部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
立陶宛另一總統候選人希莫尼特則表示,政府內多數決策者早意識到,強迫台灣變更駐處名稱不但不明智,更無助解決問題。他認為,當初先發制人對立陶宛採取外交降級的國家,才是該主動尋求與立陶宛「關係正常化」的一方。目前,立陶宛和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僅為「代辦」級。
是次選舉另一個議題是「俄羅斯的威脅」。立陶宛位於北約東翼,與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接壤。隨着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因俄烏而緊張局勢加劇,立陶宛選民擔心,倘烏克蘭戰敗,立陶宛這個曾由俄羅斯統治、但現在是北約和歐盟成員的波羅的海國家會成為俄羅斯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