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選舉前表態台灣代表處應改名 以改善與北京關係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立陶宛本月12日將舉行總統選舉,對兩岸關係成熱門議題。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日前表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國大陸的關係。對此,台灣的外交部周三(8日)回應表示,尊重立陶宛國內各方的意見,但強調代表處名稱是雙方政府共識,也是經過審慎協商達成的結果。

瑙塞達表示,雖然他原則上歡迎台灣設立代表處,但認為有必要變更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瑙塞達援引專家意見指,代表處中文名稱內的「台灣」,予人的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台灣),而非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或台灣人的)。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揭牌成立,為台灣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為此,立陶宛與北京關係一度緊張。事實上,今次已非瑙塞達首次作同類表態,他過去曾敦促立陶宛政府「更正」駐處名稱,使其名稱在所有語言達成一致。而早在2022年1月,他就曾稱立陶宛外交部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屬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代表處。(資料圖片)

對此,台灣的外交部回應指,尊重立陶宛總統大選期間國內各方意見的表達,強調這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同時也希望各界了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是雙方政府的共識,且經審慎協商後決定,期待雙方未來持續擴大合作領域,深化民主夥伴關係。

台方強調,台立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目前立陶宛是台灣協助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夥伴,雙邊已經成功推動在半導體及雷射、農業、金融、醫衛等領域的實質合作。台方會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立陶宛等國際民主盟友共同因應威權擴張與威脅。

至於立陶宛另一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則表示,政府內多數決策者早意識到,強迫台灣變更駐處名稱不但不明智,更無助解決問題。他認為,當初先發制人對立陶宛採取外交降級的國家,才是該主動尋求與立陶宛「關係正常化」的一方。目前,立陶宛和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僅為「代辦」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