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一個低分叛逆?內地青年報復性擠爆「3.5分餐廳」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近日,一則「評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話題登上內地熱搜。一些年輕人在頻頻被花哨的網紅餐廳、真假難辨的探店影片忽悠之後,開始高舉「支持低分餐廳」的大旗,並且發現了不少蒙塵的餐廳。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顧客們開始重新審視評分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失真」的評分系統正在慢慢失效。

「中央廣電總台」報道,當下越來越多人選擇用餐消費的「標準流程」甚至「肌肉記憶」是,打開點評App搜索高分商家。然而點評App上一個個百字小作文、精修美圖加持下清一色的五星好評,讓人不禁起疑。

使用點評App搜索高分商家,已成為網絡時代消費者的一種「習慣」。(視覺中國)

然而,餐廳評分「注水」的潛規則由來已久。一些高分店鋪,並不是「吃出來的」,而是「刷出來的」。不少消費者選擇高分餐廳後,常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以致消費者「高分店」踩雷現象頻出。於是,部分消費者選擇「反向消費」,「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飯店」等話題更是頻頻受到關注。

報道稱,餐廳網上評分要高,光靠顧客自發去打高分並不夠。某些連鎖餐廳所有門店評分都在4.7分以上,其中一家門店的店長說,菜品口味當然重要,但要得到高分,離不開商家的維護。

網絡信息爆炸的年代,不論是實體餐廳還是外賣渠道,餐飲業都面臨該如何做營銷的挑戰。(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面對餐飲行業的激烈競爭,部分『刷出來』的高分店可能也有被流量裹挾的苦衷。但如此由評分引發的信任危機,對餐廳和食客來說無疑是雙輸。最後的贏家,反而是有規模、有套路的刷分『產業鏈』。」報道寫道。

也因此,最近內地網絡上出現一個劍走偏鋒的探店話題,即「支持低分餐廳」的口號。他們有的是抱著「踩雷」的心態去打卡一些低分餐廳,然而卻發現意外之喜,另闢一條「追捧低分餐廳、繞行高分餐廳」路線。

有網民稱道,「很多老店美食本就是地道本地人才會知道,一群高分新店網路行銷靠一群外地人來炒作,我喜歡的老店就沒有上4分的,但完全不影響人家好吃,開了幾十年,很少看到外地遊客,這才是我們的寶藏店。」

「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餐廳」熱搜的背後,是對虛假好評和過度行銷的抗議。(視覺中國)

「虎嗅APP」發表評論文章,援引內地餐飲人說法指出,「不是說3.5分的餐廳一定好,只能說很多高分餐廳刷分刷得太厲害」,例如高評分餐廳打折送菜「刷」好評,終於內卷內耗,反觀低分「蒙塵」餐廳則大多不會做行銷,或不在意評分,以致評分數較低。

文章指出,「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餐廳」熱搜的背後,是對虛假好評和過度行銷的抗議,用真實體驗投票,來尋找到真正的「寶藏」飯店。這意味內地評分系統正在失效,困在系統裡的餐飲行業或許正在從被流量裹挾傳播,到回歸口碑傳播。但文章認為,也無須為評分導向的未來過度悲觀,因為評分系統對於大城市、旅遊城市是有效的,但對於小城市、做社區的餐飲卻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