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今年完成太空站建設 十年內或實現普通人上太空
按照計劃,今年中國太空站將進入建造階段,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
此前,中國大部分太空人都來自空軍。《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到,中國未來將會發展太空旅遊,普通人都可以上太空。中國首位飛天宇航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表示,十年內或實現普通人進入中國太空站,「它不是個技術問題,主要看需求」。
目前在中國太空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於今年4月中旬返回。楊利偉介紹,太空站建造分兩個階段,目前正處於驗證階段。神舟十三號返回後,地面科研人員會對太空站的核心艙進行驗證評估。評估後,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以及問天、夢天實驗艙將繼續完成接下來的工作,最終形成太空站T字構型。
今年,中國太空站將進入建造階段,實現首次6個航天器組合體飛行,首次航天員駐留達到6個月,首次實現兩個乘組6名太空人同時在軌。
楊利偉解釋,太空人每次的任務都有不同,「每一次出艙,任務有很大區別。因為空間站的組裝各階段任務需求不同,所以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科學實驗,這樣才會體現空間站作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平台的作用」。
太空站建成後,將首次實現神十四、神十五乘組共6名太空人同時在軌。楊利偉介紹,太空站的設計也涉及這方面需求的考慮,是對太空站的驗證,同時也驗證更多太空人在上面的工作和生活,未來會根據需求考慮太空人的在軌駐留時間,飛行時間常態化之後,基本上就按照每半年一次在上面值守。根據工作以及實驗的需要,時間也可能會更長」。
《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到,「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培育發展太空旅遊。對於普通人是否有可能到太空站參觀,楊利偉表示,商業航天是整個航天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質的企業參與,「從這個角度來講,將來普通老百姓進入空間站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有這種需求,我們的資源允許,這應該不是一個很長遠的問題」。
楊利偉提到,開放合作是中國航天一直以來的態度,歡迎更多國家與中國共同對太空開展研究。他表示,太空站最初設計時就考慮到國際間的合作,且有許多國家都向中國申請聯合飛行,或為他們培養太空人,「從工程角度來講,我們也預留了國際合作的一些資源,小到試驗,大到艙段級的合作」。
他又稱,現在也聯合其他國家的公司合作,太空站第一批就選了9項實驗,將來還會有和其他國家合作的實驗,甚至一些艙段也會有國內外的太空人一起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