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天問一號等三項航天成就入選

撰文:蘇子牧
出版:更新:

中國航天再有新消息。日前,三項航天成就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引發關注。

2月28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神舟十二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完成對接;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揭示月球演化奧秘等10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

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的還有從二氧化碳到澱粉的人工合成;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藥物機制;FAST捕獲世界最大快速射電暴樣本;實現高性能纖維鋰離子電池規模化製備;可編程二維62比特超導處理器「祖沖之號」的量子行走;自供電軟機器人成功挑戰馬裏亞納海溝;揭示鳥類遷徙路線成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等重大科學進展。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號報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含「祝融號」火星車、進入艙、環繞器等)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工程其他分系統也有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相關單位參與。

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着陸火星取得成功。天問一號探測器着陸火星,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行星着陸。

中國空間站工程使用的空間站各艙段、載人飛船、貨運飛船、中繼衛星及發射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工程其他分系統也有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相關單位參與。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誌着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後續任務展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完成對接,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位航天員送入太空,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後,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脱離試驗階段,開始實現太空往返常態化,中國正式進入太空站時代。

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位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了中國載人飛船在太空的首次徑向交會對接。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工程其他分系統也有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相關單位參與。其中,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為人類取回了21世紀的第一批月球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