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3歲員工猝死 官媒發文引馬克思籲「勿拿命換錢」
中國央媒近日指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這一言論很快網民指,「你當我們樂意嗎」。
官媒中央電視台於1月4日就此前的一次投票結果發表評論稱,「我們都知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奮鬥不只靠激情,也要講效率,切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
這段評論被認為是針對23歲的拼多多僱員加班猝死一事,該事件由於拼多多企業賬號在1月4日發表了不合時宜的言論而發酵,而中國央媒這一評論在部分中國網民看來卻有「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之嫌。
央媒的這一評論很快引發了網民對於「996」(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工作6天)制度等方面的討論。有人直接反問道,你當我們是自願的麼?
一位張姓律師就在微博上發文表示,律師行業裏2020年也有猝死的,其中有些也很年輕。他們也想早九晚五週末陪娃,但是房貸誰還?醫保能解決對大病的擔憂麼?孩子上學的時候學費如何解決?
有些評論更是直言這一問題不是靠着什麼媒體的評論可以解決,而是要有來自國家層面的監管,不能靠着發文、發雞湯來指望企業家們自己反省。
相關評論中還引述了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話來強調這種監管的重要性,評論稱:「資本的經常趨勢就是把工作日延長到體力可能達到的極限。一個人如果一生中除睡眠飲食等純生理上必需的間斷以外都是替資本家服務,那麼他就還不如一頭載重的牲畜,他不過是一架為別人生產財富的機器。如果不對資本加以限制,它就會不顧一切地把整個工人階級投入這種極端退化的境地。」
即便由相當一部分中國民眾深知不可拿命換錢的道理,但大多數對此類現象的分析最終都只能無奈地承認這種瘋狂加班的現象很難得到避免,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尤其如此。
互聯網技術專家陳皓對此解釋稱,中國互聯網公司對流量的渴望和不安全感非常嚴重,以致於每家公司都在拼命地搶流量,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抗就變成了比誰更快、比誰幹的多、比誰更能加班、比誰更能吃苦。
這樣一來,問題就變成了員工能接受何種程度的加班,乃至加班致死完成的工作量與公司可以給付的賠償金何者更有價值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