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美國有政治家希望華為死,求生的欲望使華為振奮起來
7月29日至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訪問期間,他就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任正非表示,高校科研對華為有巨大作用,讓華為更早知曉世界的發展動向。他又提及美國封殺華為,指美國部分政治家希望華為死,但求生的欲望使華為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他還強調,無論怎樣,華為永遠不會忌恨美國,封殺華為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
談及華為為何要搞基礎研究的問題,任正非說,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太快,傳統的產學研模式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因此華為公司也進行了一些基礎理論的研究,大多數是在應用理論的範疇,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面去了。
任正非表示,大學老師的研究是為理想而奮鬥,目標長遠。他稱,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大學老師的純研究看得遠、鑽得深,華為公司的研究實用度強,在兩者合作中,「你們給我們帶來方向,照亮了我們」。任正非說,華為公司的基礎研究圍繞商業目的,比較貼近近期的實用化,華為給研究者帶來客戶需求以及行業所面臨的世界級難題,讓研究者知道理論的價值與應用,相互之間受益。他說,合作使華為早一些知曉世界的發展動向,縮短了商品化的時間,華為能超前世界,就會獲得更好的機會。
任正非又說,高校的目的是為理想而奮鬥,為好奇而奮鬥;企業是現實主義的,有商業「銅臭」的,強耦合是不會成功。他指,強耦合互相制約,影響各自的進步,「強耦合你拖著我,我拽著你,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須解耦,以鬆散的方式合作。」
任正非表示,在「燈塔」的照耀下,整個世界都加快了腳步,今天技術與經濟的繁榮與英、美、日、俄、歐洲當年的技術燈塔作用是分不開的。
他說,華為曾想在突進「無人區」後作些貢獻,以回報社會對我們的引導,也想點燃5G這個「燈塔」,但剛剛擦燃「火柴」,美國就一個「大棒」打下來,把華為打昏了:「開始還以為我們合規系統出了什麼問題,在反思;結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來,我們才明白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
他表示,求生的欲望使華為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但無論怎樣,華為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任正非說,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任正非又談及教育問題。他說,未來技術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燈塔,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他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認識它的艱難,應對這種不確定性,除了給科研更多一些自由、對失敗更多一些寬容外,應對不確定性的確定可以從孩子們的教育抓起,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任正非還談及創新。他稱,需要創新,找到一個一個的機會點。他指:「如果我們把英國工業革命的指數定為100的話,美國今天是150,我國是70,中國缺的30是原創,原創需要更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沒有原創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房屋、汽車都會飽和的,飽和以後如何發展?不發展,一切社會問題都會產生。
他表示,華為過去是依託全球化平台,集中精力十幾年攻擊同一個「城牆口」,取得了一點成功,我們過去的理論基地選在美國,十幾年前加大了對英國和歐洲的投入,後來又增加了日本、俄羅斯的投入。「美國將我們納入實體清單後,我們把對美國的投資轉移到俄羅斯,加大了俄羅斯的投入,擴大了俄羅斯的科學家隊伍,提升了俄羅斯科學家的工資。」
他說,希望十年、二十年後,中國大學擔負起追趕世界理論中心的擔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