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據暴跌 中國尚未脱離經濟危局
3月份中國大陸多省份推進「復工復產」已見成效,但是3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兩個月統計數據,其糟糕程度大大超過分析人士的預期——英國《金融時報》稱「其中一些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官方數據」,並驚訝於中國官方竟然願意公布「這麼慘烈的數據」。
的確,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下降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降20.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24.5%。儘管人們意識都春節的因素、新冠肺炎的因素肯定會導致這些數據相當難看,但這種暴跌程度仍然讓人觸目驚心。
早在2月中旬開始,中共高層便在迫不及待地要求各地儘速準備分區分級有序復工復產,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2月23日甚至還召開了一個17萬人參加的巨型會議,從消費到投資,從融資和優惠政策,一口氣拋出了八條意見。也正是如此,在2月9日之後,浙江、廣東等不少省份的確緊鑼密鼓組織經濟恢復。然而,這一切仍然沒有挽救2020年前兩個月的經濟。
分析人士稱,即便3月份中國大陸更多省區復工復產率達到100%,也改變不了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速暴跌的事實。預測稱,3月份如果中國經濟秩序恢復,第一季度增速可能回落到3%。
2019年最終消費、投資和貨物服務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0%。其中,最終消費部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從春節前夕到現在一直受到壓制,民間消費僅僅維持着最基本的生活消費部分。而且由於1至2月份就業狀況嚴峻,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創新高,達到6.2%;日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開喊出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無所謂,優先保證就業。加上市場信心受挫,悲觀情緒短期難以修復,這一切對人們的消費慾望打擊相當大。近期,包括安徽、江西、內蒙古等省區在內,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命令要求公務員帶頭自費進行餐飲、購物等消費,以恢復人們的信心。
投資方面,「新基建」的呼聲不小,但是中共官方現在着力在分區分階段「復工復產」,為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信貸,「新基建」資金來源成問題,動用貨幣政策的後果顯而易見。
出口拉動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雖然僅僅一成強一點,但是其市場傳導能力相當強,仍然是中國經濟恢復與否的晴雨表。令人沮喪的是,出口貿易並不完全取決於中國本身,更重要的國際市場不會出現巨大的波動。然而,實際上,在中國逐漸走出疫情的陰影時,全球其他國家卻重新陷入新冠肺炎疫情的災難中。可以設想的是,隨着中國外向型企業復工復產完成年前的訂單任務,的確可能因為中國與世界的疫情蔓延時間差而導致後續訂單需求不足,從而同樣波及中國企業開工和勞動力就業的問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承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他認為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當然,他所說的大部分沒錯,但是諸如疫情影響是短期的這種判斷仍然難有說服力——正如我們上文所說的,中國已然看到了盡頭,但世界還沒有,中國經濟已深度嵌入世界,除非小心翼翼地像十幾年前以基礎建設等進行強刺激,否則中國經濟仍然要相當程度上隨世界經濟形勢而波動。3月15日至今美股狂瀉,屢次觸發熔斷,中國股市同期也出現低迷情況,已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