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李文亮之死:比追責更重要的是──讓人說話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告顯示,截至2月6日24時,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有31,161例,死亡病例有636例。冰冷是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逝去。李文亮的去世,觸動了千萬中國人的情緒。此前他曾因提醒該病毒的危險性被警方訓誡,後來他被視為一位民間英雄。

34歲的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眼科醫生。他生前曾因在微信群發出警示「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而遭到當地公安部門的訓誡,簽了一份對「違法問題」警示的《訓誡書》。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李文亮因此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吹哨人」。

「為眾人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為自由開道者,困厄於荊棘。」李文亮的去世,引爆了輿論場,這是很多媒體人為他送上的輓聯。中國民間也近乎驚人地規格(有人在網絡形容為國葬)表達了對李文亮去世的哀悼和心痛,有媒體撰文呼籲為李文亮的「造謠者」身份正名。

李文亮去世也觸動了官方機構,央視在評價李文亮去世一事時稱,「李文亮生前曾經經歷的某些遭遇,正反映出我們在疫情防控和應對中的短板和不足。我們要吃一塹長一智,進一步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

北京通惠河河畔,有市民雪地寫字,悼念李文亮醫生。(微博)

武漢市衛健委在官網發文對李文亮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武漢市政府官網發佈公告,稱對李文亮去世一事「深表哀悼,萬分惋惜,對其堅守一線抗疫疫情表示敬意,對其家人表示誠摯慰問」。

在李文亮去世10個小時之後,中國國家監察委員會發出公告: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民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這無疑是中國國家層面對於社會關切的正面回應。雖然是在社會輿論壓力與民意推動下的被動回應。未來可能有人會因此被追責。

回顧李文亮事件的整個經過,真相可能並不那麼複雜:李文亮曾試圖將工作中獲知的傳染病疫情的危險,告訴他的同學和朋友,提醒大家多加註意,卻不想因為措辭上的不夠嚴謹——將疫情稱為SARS,「倒霉地」成為違法行為;武漢當地警方警方認定李文亮所說的「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的言論,不屬實,給予李文亮及其他7人訓誡處罰。當中是否存在問題,還需要官方的調查結果。但武漢地方執法部門的作為,顯然與中國社會的期待相去甚遠。

從中國最高法院在1月28日在公號發了一篇武漢八名「造謠者」處罰是否得當的評論文章,也能夠看出其中端倪。文章指出,執法機關面對虛假信息,應充分考慮信息發佈者、傳播者在主觀上的惡性程度,及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只要信息基本屬實,發佈者、傳播者主觀上並無惡意,行為客觀上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我們對這樣的「虛假信息」理應保持寬容態度。但現實是,中國地方的行政力量,缺乏的可能恰恰就是這種理應保持的寬容態度,更多的是上綱上線和矯枉過正。

雖然中國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警世之言,但也有「真理越辯越明」之說。毛澤東曾言,「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更何況李文亮們所說的是,可能還是事關國人生命安全的傳染病疫情,如果當地公安機關能夠在處置時多一分審慎,少一分輕慢;當地衛生部門能夠以科學和負責的態度進行充分說明,而不是上綱上線到動用行政手段,事態可能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當然,我們也不能用今天簡介和眼光,「穿越」回去責難那些公事公辦的當事人。最為應該改變和提升的,是存在與背後官僚慣性,和執政者的現代化的治理能力。

「如果尖鋭的批評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這是很多人在李文亮去世之後所發的感歎。這句話據稱出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之口。

我們有理由相信,圍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危機的絕大部分的討論和批評,都是對官僚主義的憤怒,是出於國家能更好發展的善意,是希望能在反思中吸取教訓——要有制度自信,也要相信自己的人民,對於不同的聲音甚至於批評,哪怕再尖鋭再不敬,也都應該認真聆聽,不能動輒用國家機器和行政力量封上國民之口。甚至,還要有承認錯誤、反思檢討,並做出改變勇氣。

李文亮生前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同意利用公權力過分干預。」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