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手擋交流又要陸客來 民進黨的自我矛盾心理
2019年8月,中國大陸宣布暫時中止陸客申請赴台自由行,引發兩岸民間社會震盪。民進黨政府為因應此事,進而陸續提出幾波補助,補助金額更已超過新台幣56億元。1月7日,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這一連串的作為,其實「就像人到急診室,補助只是救急」;他更喊話,若台灣大選結束後,陸方能結束限縮陸客,就不一定要再用補助的方式。對照民進黨通過「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的舉措,恰恰顯現民進黨的矛盾心態。
林佳龍表示,補助的短期措施效應會疲乏,也會有負作用,目前觀光政策是「標、本」兼治,也將爭取將「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增加人力編制及預算。他並表示,這部分已獲蔡英文支持,台行政院也已在研議中。
較受外界關注的陸客問題,林佳龍說,「陸客來與不來,不是操之在我(台灣)。我們歡迎陸客來,也期盼選舉後可以結束限縮,而這是我們的呼籲,若獲得陸方善意回應,擴大國旅補助做法,就會不太一樣,也不一定要用補助方式」。
事實上,受到兩岸關係冷凍的影響,民進黨政府陸續針對台灣內部的旅遊市場推出許多優惠政策方案。2018年11月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游」方案後,該年12月還有「擴大國旅暖冬游」,適用台灣19個縣市;2019年4月至6月提出「春遊」補助、8月後提出「擴大秋冬國旅補助」,甚至還延長補貼時間。此外,為配合相關措施,還有「温泉券」、「夜市券」等小額補貼,希望能帶動台灣民眾在台灣內部旅遊消費的動機,藉此補貼業者損失。
不過,對業者來說,短期內雖能稍微讓賬目表好看些,但對觀光業而言,長久下去的話只會是飲鴆止渴,補助僅是在短期內解決燃眉之急罷了。要真的讓整體觀光產業、以及附隨產業能夠健全發展,就需要更為整體的、長久的觀光政策,否則就只是撒錢換業績,圖個還可以看的收支表而已。
更重要的是,林佳龍向大陸喊話,希望大陸在台灣大選後能夠調整政策,問題是,憑什麼要求中國大陸順從台灣的渴望?再者,林佳龍的說法,不就證明了民進黨政府一系列的補助措施,就是因為兩岸關係不佳、大陸游客或自願或被動無法赴台,而被迫做出的因應?也就是說,台灣的旅遊業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十分仰賴陸客,但民進黨之前又說陸客沒來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既然沒什麼影響,何必多此好幾舉提出補助方案?
與此同時,民進黨政府還強化台灣社會的反中力道,修訂「國安五法」、更在2019年12月31日強行通過《反滲透法》,自詡為民主自由的灘頭堡、美國的忠實夥伴。種種抗衡中國大陸的舉措,又要如何希望大陸主動釋出善意?
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一面打着抗中牌,另一面卻又希望大陸能夠對台灣釋出善意,讓兩岸的交流恢復正常,這不僅表現出綠營天真的思維邏輯,也將民進黨的矛盾心態表露無遺。民進黨政府應要體認到,反中抗中只是短期特效藥,對兩岸長期發展不會有正面幫助。若民進黨與蔡英文真心站在所有台灣人的立場出發,則應該主動調整路線,而非只是向大陸喊話、吃吃豆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