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讓中共「又愛又恨」的中國民營企業怎麼了?

撰文:范曉鵬
出版:更新:

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甚至遭遇二三十年從未經歷的低谷時,北京再次針對佔中國市場主體近九成的民營企業「動手」。在12月22日公布的一份官方最高指示中,中共向民營企業提供28條承諾,給予中國民營企業以更加平等的地位,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併為其便利融資和財產保護提供保障,以改善其在當下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中的處境。

這份重磅文件《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事實上要求改變當下民營企業在中國社會環境中的不利地位。其一市場環境將更加公平,市場準入、市場監管角度、公平競爭審查、招投標隱性壁壘等會得到改善,比如它宣布向民營企業開放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競爭性業務;其二從政策上保證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改變它們在政府和國有企業債務關係中弱勢地位,「提高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拖欠失信成本,對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款項的責任人嚴肅問責」;其三保護民營企業財產權利的法治保護,制止冤假錯案的發生。

浙江義烏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象徵,如今也面臨轉型困境。(新華社)

儘管這一動作符合中共早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所確立的目標,同時也是一年前習近平回應「民營經濟退場論」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所做的承諾,然而這一官方高規格《意見》仍然展示了中共的急切態度。中共急需在「三期疊加」的背景下為挽救中國不斷下滑的經濟增速和不斷喪失經濟活力的民營經濟祭出具有強心劑效果的動作。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信息,自2011年開始,中國GDP增速已經持續下滑,到2019年年第三季度已經跌至1992年來的最低點,僅有6.0%,仍然遜於預期。按照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近日的預測,這一數字將繼續惡化。他說,如果中美貿易摩擦不繼續升級,中國國內維持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力度,綜合考慮投資、消費、進出口,2020年中國經濟將減慢到5.5%左右。如果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適度提高財政赤字率,經濟增速可在5.8%左右。

中國的民營經濟在過去的40年中貢獻了中國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這就是所謂的「56789」說法。但是如今,2019年1月至11月,中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增速較2018年同期下降4.2個百分點;私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5.3%,增速較2018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人們無法想象,當對市場反應最為敏感的中國民營企業展露疲態的時候,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點便成為一大急切的問題,甚至危機。民營企業的寒冬在過去的數月表現得尤為突出:從民營企業海外擴張勢頭的消退,到商業樓宇的空置率上升,再到裁員潮的層出不窮,樓市泡沫的破滅……都引起了人們的焦慮甚至恐慌情緒。

吉林公主嶺一位民企經營者(右)在在查看產品的海外市場銷售情況。(新華社)

正如中國官方和各大智庫所看到,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有世界經濟不景氣處於下行周期的原因,也有中國政府刻意頂着下行壓力進行經濟轉型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原因,當然還有既屬於偶然發生但又出於必然原因的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經濟雪上加霜的原因。為此,為了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和現實中中美貿易戰的壓力,中國「提速」改革路線圖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放寬外資市場準入;擴大內需,進一步大幅降低進口商品關税;力推「一帶一路倡議」,有計劃地增加基礎項目建設等。

但是,當下中國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所遭遇到的「寒冬」仍然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嚴重動搖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信心。

中國民營企業之所以顯露疲態固然脱離不了其當下中國經濟環境,但是正如這份《意見》所暗示,當年表現異常活躍、實現狂飆推進式的中國民營企業今天越來越多地表現出對新的國內外環境不相適應。其抗風險能力、企業創新能力等嚴重不足的自身問題,導致大浪褪去「誰在裸奔」一覽無餘。但是,中國民營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現實處境原因才是問題的核心。

1月19日,河北文安縣科技局的科技工作人員(左一)為一企業的工人提供技術指導。(新華社)

這份《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中國民營企業「苦」現實處境久已。一年前中國官方所採取的意識形態對立尤為值得關注,所謂「民營經濟退場論」、人人皆可「打土豪分田地」思想氾濫,恐怕絕非某一人一群體在今天的異想天開,甘願冒這天下之大不韙。儘管這一聲浪在2018年年底中共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氣氛中被習近平壓制,但這種聲音恐怕難以徹底消失。

所有人一方面相信民營企業在過去以及當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但是公有制經濟的 「擠壓效應」又被認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所在。2019年10月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向鬆祚向鬆祚大聲疾呼,民營企業家普遍缺乏安全感,沒有長期投資打算。如何讓民營企業家安心,順心,放心,願意長期投資,不想移民,不想轉移資產,就必須要從法治制度上真正妥善保障私有權。

河北衡水市冀州區一家數碼科技公司的工人在操控台查看設備運行數據。(新華社)

而另一位中國民營企業家蔡曉鵬也在一次莫干山閉門研討會上反問,「我們有沒有建立起讓民營企業家免予恐懼的權利的這種制度環境?沒有。」「企業為什麼恐慌啊,公權太任性了!或縱容、鼓勵或約束不住!近兩年,中央發了不少文件,涉民企財產保護的,沒有一條真落實的。甚至沒有頒佈追責公權濫用的法定程序。」

中共已經向民營企業承諾了不少,尤其是這兩年,現實的改變會發生多少?這需要時間驗證,最淺近的象徵是,中國GDP增速還有長期穩定在較高水平的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