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文﹕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光明
《人民日報》發文指出,有中共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中國經濟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光明——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指出,回望過去一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中國經濟發展迎難而上,負重前行,成績來之不易。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本原因在於堅持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文章指出,前三季度經濟增速6.2%,在全球經濟總量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增速最快;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一份份成績單,反映出中國經濟無懼風雨、穩步前行的堅強韌性,凸顯了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事實上,多家國際機構和多數市場人士也看好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中國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預測,2020年中國GDP增長將達6%。而在10月份發佈的報告中,IMF曾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將放緩至5.8%。
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的《中國經濟簡報:周期性風險與結構性改革要務》預測,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1%。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在實際可支配收入強勁增長的支撐下仍保持相對韌性,較為寬鬆的政策態勢幫助緩解了部分影響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中銀國際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接受《上海證券報》訪問時表示,全球經濟近期出現觸底回升的態勢,前期全球範圍內貨幣政策寬鬆,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正逐步顯現;中國國內宏觀政策也朝穩增長方向做了調整。他預測,2020年的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6%左右。
另有分析指出,中國具備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條件,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最晚在2021年中國的消費市場肯定就會超過美國。中國有世界最多的大學畢業生、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最強的產業配套能力,最龐大的大數據。人口規模對中國創新是有利的,因為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要靠數據,而數據依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