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波】中美外交官趨「戰狼化」 德國施展「暗渡陳倉」?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早前談論華為問題時,將中國和美國的監聽情況相提並論,引起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不滿。格雷內爾11月25日批評阿爾特邁爾的言論侮辱美國和駐德美軍。

美國近日加強對德施壓

如此論調似曾相識,不過就是出自中國外交官之口。今年1月17日,時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稱:「如果加拿大政府禁止華為參與加拿大 5G 建設的話,會有甚麼後果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肯定會有後果。」外交官慣於謹言慎行,如今為了一間民企,公開警告所駐主權國家,也算是較為罕見的情況。

可是在中美激烈交鋒之下,國際交涉似乎開始步入新常態,啟動了「戰狼化」的過程。

美國一直遊說德國能封殺華為,但並未奏效。圖為2018年7月16日,格雷內爾(左)與默克爾交談。(Reuters)

相比盧沙野,格雷內爾言論更為誇張,首先美德之間沒有爆發孟晚舟案之類爭端,他單單為了一番口頭言論,不只公然炮轟盟友,兼且特意挑明數千美軍駐守德國,「確保德國安全」,而「任何無視歷史的人都必將會重蹈覆轍」,詞鋒之犀利簡直近乎攤牌侮辱。

格雷內爾的「過激」反應不是一時情緒失控所致。11月初,他的上司、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德國,便高調指責中共正塑造「新威權主義」,呼籲德國封殺華為,並認為「自由國家」正與中俄作「價值觀的競爭」。可想而知,北京對此反應甚大,指責蓬佩奧充滿意識形態上偏見,具有冷戰零和博弈思維。

德內閣要員意見不一

美國如此焦躁不安,對盟友毫不客氣,或者反映華府對德國的取態也沒足夠把握,同時顯示出對打垮華為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手上有大量的政經軍工具,格雷內爾的「嘴炮」大概旨在先發制人,並呼應華府一貫口徑:如果德國採用華為,將會影響美德情報和防務合作。

🔻點擊圖輯了解孟晚舟被捕風波🔻

實則美國一如中國,是德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旦祭出「限德令」便後果不堪設想,而德國作為歐盟的領袖,必然為中美所競逐,要如何應付這兩個麻煩的「追求者」,成為總理默克爾的當務之急。

柏林的反應十分微妙。默克爾表明只會按本國利益行事,而有報道指其親自介入,以免刻意排斥華為。至於內閣成員則取態不一,相對於經濟部長嘲諷美國,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和防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卻持異議,後者更稱為防外國政府侵入重要基建,可從程序上禁制華為。

德國電信被指全撤亞洲零件

消息滿天飛,實際行動才是驗證的唯一標準。德國執政基民盟23日通過提案,規定裝備商必須獲驗證為符合安全標準,才能參與建設,矛頭直指華為。歐盟也在22日透露,成員國協議就選擇5G供應商一事,應考慮第三國制定的本國法律和政策體系,當中美國的華為禁令已呼之欲出。

與此同時,有傳媒於20日指德國電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在今後兩年內,亞洲部件的佔比將變為零,換言之現有華為零件也會受波及,更加談不上參與5G建設。有趣的是,該公司表示,這一步驟是正常的部件更新,強調每隔3到5年都會更換網絡配件。

上述消息會否落實尚有待觀察,然而德國已似是施展「暗渡陳倉」之計:道理上不會排斥任何供應商,程序上要有說服力,輿論上容許內部直抒己見,國際上尋求歐盟統一準則。這一步步走下來,即使中美繼續施壓,也無法找到「發難」機會,而華為在德業務的命運,看來會在刻意的緩慢推進中日漸水落石出。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