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四中全會探討制度現代化 基層掃黑扶貧勾勒政策方向
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極有可能在10月下旬召開第4次全體會議,此前於8月30日所公布主題為:「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多維新聞》此前分析文章稱,從2019年初至今,《求是》期期發表習近平有關封面文章,其所構築的不僅僅是習近平的思想體系,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執政黨執政的制度體系。至於本屆四中全會期間,中共料公布其制度建構的目標清單,奠定其整個制度體系的完整格局。
上次全會在中美貿易戰之前
所謂制度體系並非無根之萍,而是根據客觀環境的演變,層層研討、擬定和驗證相關計劃。由三中全會到四中全會,相隔足足有一年半有多,其間中美貿易戰爆發,內地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影響持續至今。
路透社10月14日便引述專家意見,指受貿易戰和世界商業周期雙重影響,中國經濟面臨新的外部壓力,今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可能會低於上半年,但四季度因降准等政策刺激而企穩,全年增幅預計6.2%。「十四五」期間(2021至2025年)GDP增速預計會破6%,但並不存在經濟失速風險。
與此同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陳東琪在接受路透專訪時稱:「堅持擴大開放,與美國實行關門、砌圍牆、搞封鎖的政策不同,中國搞『雙開門』,既開更大的門走出去,也開更大的門引進來,包括引進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的企業、資本、技術、人才和各種創新資源。」
「脫貧攻堅」牽涉官商合作、產權流轉
單看四中主題,各界人士和專家都只能藉打探消息和合理猜測,推斷箇中內容和窺探內地政經演變。
所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被稱為「第五個現代化」,屬於制度設計領域。回顧近年少人提及的重大政策,每每涉及基層治理,例如「掃黑除惡」旨在整頓村鎮吏治,清除過往基層組織依賴地方勢力的管治習慣,期望通過反腐以換上新一批遵守黨紀國法的幹部。
黨政機關實現「第五個現代化」,目的亦在於配合經濟和社會政策方向。例如內地推行「脫貧攻堅」規劃,意在扶助數以千萬計的村鎮貧民,當中牽涉到政府注資、官商合作、基建項目和產權流轉,簡言之就是油水甚多,貪腐幹部易於上下其手,這也是過去幾年常見狀況。
基層治理只是個縮影,實則下至在村落修建街燈,上至大灣區產業發展布置,各級幹部能否「敢於鬥爭」,有決心和意志執行政策,又是否靈活運用「鬥爭的藝術」,因時制宜,都會決定規劃成敗。由此可見,要讀懂四中全會文件,大概首先要回顧和追蹤各項社經方針,參照對比,才可以勾勤出些許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