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勿讓意識形態口水 成為庶民淚水
近期,香港街頭相互對峙的局面,加上台灣2020年總統選舉藍綠 (即國民黨及民進黨)兩黨黨內初選,使得「抗中」再度成為港台兩地社會矛盾焦點,短時間內兩地恐將持續這樣的撕裂。不過,政治人物煽動意識形態對立之時,勿忘「世上苦人多」,他們的怒氣與怨氣不會被政治口水沖熄,只要火苗還在,將會隨時反撲。
日前,台灣總統蔡英文與民進黨轄下黨部主委餐敘時指出,「透過民調顯示,與經濟相比,有六成台灣民眾認為國家安全較重要。」此番話似讓蔡英文對於以阻擋中共入侵、捍衛台灣民主為競選連任的選戰策略胸有成竹。
民進黨只靠政治議題爭選票
然而,歷史明擺在眼前。遠的不談,去年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在蔡英文拍板定案下,民進黨的選戰主軸以「改革不回頭,鬥陣(閩南語:一起)顧台灣」譜曲,爾後更以「中國侵入」及「守護台灣民主、台灣價值」等話語作為選戰後期的主旋律。
恰巧的是,該次選舉民進黨卻碰上台灣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形容的「百年難得一見政治奇才」韓國瑜,這位代表國民黨參選高雄市長的「賣菜郎」先點破高雄「又老又窮」事實,再以「台北拼政治,高雄拼經濟」、「打造全台首富」拉動選民的心,加上以簡單、易懂的「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為主軸大打「經濟牌」,潛台詞更主打「庶民經濟」,最終勝選成為高雄市長。
坦白說,台灣選舉長期以來就是觀看什麼樣的故事讓民眾感動,什麼樣的政治人物最讓民眾心動,什麼樣的政策最讓民眾有感。只要政治人物能夠「華麗」又「接地氣」地說出這些心聲,幾乎都能獲得選民青睞,而面對「韓流」,台灣社會也清晰地給出了答案—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裏兵敗如山倒。
許多人針對民進黨這次敗選原因紛紛提出建言,指稱是「選戰策略失誤」,而非「施政有誤」。自蔡英文在選後任命蘇貞昌為行政院長以來,處處可見台灣官員當「網紅」、「開直播」,只要網民愛聽,聊什麼都不奇怪,就是要民進黨官員「出道」接地氣。由此可見,蔡英文、民進黨似乎並沒有真正從去年敗選結果了解失敗的原因。
讓人民有感的庶民經濟
「笨蛋,問題在於經濟。」這句話在1992年克林頓(Bill Clinton)與老布殊(George W. Bush)競選美國總統期間被廣泛引用,同樣道理送給現在的台灣政治人物也很具時效。更具體地說,關鍵在於「庶民」經濟,而非空泛的「經濟」。
韓國瑜之所以成就「韓流」,除了個人魅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標榜「庶民」的樣貌、「庶民」的經濟。在去年底高雄市長選舉辯論會上,當民進黨對手陳其邁信手捻來各項政策數據、反襯韓國瑜僅有口號喊話時,就有韓國瑜的支持者觀看到一半時哀嚎:「這樣講根本是草包。」但是,負責操盤的農會大老直白回應:「我們這邊都沒讀書,沒在理會啦。」
開票結果證明了這位在地農會大老的判斷,韓國瑜不僅為國民黨奪下了民進黨基地高雄的管治權,更塑造了一群對他死心塌地的「韓粉」,把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外溢至其他縣市。
有論者辯護,陳其邁的政策論述細緻、具體、完整,加上蔡英文執政三年,台灣經濟增長率不僅勝過韓國,還為台灣勞工加薪三次,工業和服務業的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去年增長2.58%,創2000年以來最大增幅。但是,一般台灣打工仔或是農漁業者把這些數字看在眼裏,又是作何感想?
高雄市永安石斑魚產銷班第八班班長蘇國禎曾向《香港01》表示,活魚運輸船「三年前(2016年前)有13到15條船,現在只有4、5條船」;高雄永安石斑魚產銷班第十四班班長葉聖儒則提到,馬英九執政時期跟蔡英文執政時期的出口量「差很多」。總結來說,台灣石斑魚貿易在2016年之後遭逢很大的轉變,更不用提其他農漁業。韓國瑜競選期間所提的「貨賣得出去」,對這些行業的業者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當政府官員不斷試圖用經濟數據解釋景氣已經好轉、競爭力正在上揚,但民眾一轉身,看到的卻是持續上漲的物價,個人收入不見改善,政府主管機關、專業機構發布的經濟數據,民眾真的「切身」感受到了嗎?
「庶民經濟」從韓國瑜口中說出,立刻刮起「韓流」,恰恰說明一般民眾需要的是讓他們有感的經濟發展。當然,韓國瑜自己也成為反面教材,他在選前承諾「經濟100分、政治0分」,走馬上任後卻是荒腔走板的「拚政治」,使得個人光環漸失、罵聲四起。
庶民遭遇的經濟窘境,在香港也能體悟。香港的經濟民生長期存在結構性矛盾,但回歸歷屆政府都未能果斷對症下藥,醫治沉痾。矛盾不斷堆疊積累,造成當下的衝突。
港台一家囧 庶民的困境
香港和台灣一樣曾經靠製造業躋身「亞洲四小龍」。香港能在短短幾十年間由一個貧窮之地變成富庶程度並肩西方的城市,工廠工人的付出和犧牲可謂居功甚偉。
但隨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內地推行改革開放,逐步開放市場,再加上香港的經營成本上升,自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出現急速的去工業化,現在的香港,有近九成的勞動人口都是在服務業工作。
在昔日的香港,學歷不高的人如果在工廠當技術工人,也可以賺取不錯的收入,從而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素。但當香港的工廠關閉,大量因此失去工作的工人只能從事更低薪、被一般人視為低技術的工作,生活缺乏保障。香港政府乃至精英階級卻仍然信奉新自由主義,不思社會結構已然變化。
政府既不願介入勞動市場,提升僱員在關乎自身權益的議題之上的議價能力,同時亦不視財富再分配為其施政目標,反而盡力控制公共開支的增長,甚至出現「綜援養懶人」等的說法,令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水平愈拉愈遠。
更甚的是,每當有論者質疑時,政府官員多以「競爭力」來為政策辯護。換句話說,香港社會精英信仰的新自由主義、政府官員強調的經濟政策,其實已脫離了庶民。
也因此,不管香港競爭力多躍進、經濟數據多漂亮,被遺忘的庶民都無法感受,而這般經濟生活停滯不前、甚至衰退的不滿,逐漸累積、爆發,既然在經濟民生層面無法獲得及時、直觀感受的解決,「雨傘運動」、「旺角騷亂」、反「逃犯條例」修訂等就成了庶民最佳宣洩出口。
民眾需要政府更貼近自己
事實上,庶民經濟老早就不是新鮮名詞,全世界有許多國家早有先例,甚至已經將其編列成為政策執行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但聽在港台民眾的耳裏,想必格外諷刺。
港台年輕世代面對「低薪」等問題仍然嚴重,其實是陷入了所謂「高收入陷阱」,意思是一些富裕經濟體經濟成長飽和,無法再有突破。具體來說,當經濟增長趨緩、工資凍結多年、收入差距嚴重的情況下,受傷最重的往往是年輕人與基層勞工。這樣的社會狀態衍生的高房價、低生活品質,導致年輕人愈來愈晚婚,結了婚也不願生小孩。長遠而言,將使社會無法健康發展。
人們總希望執政者更加貼近基層庶民的經濟生活,關心中小企業的需求,了解社會底層的生活樣貌,而「庶民」與「經濟」之間的關係,更未必是量化、直線性的詮釋。
比方說,生活形態的改變。台灣這幾年來有各具風格的民宿林立,有特色的餐廳受到大家歡迎,愈來愈多人選擇回到或創造自己喜歡的生活環境,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生活,這也是另一種庶民經濟的體現。問題是,有多少人有勇氣去實踐?
攤開現今枱面上的政治人物的表現,不是屈服於商界,就是意識形態判斷為先,所提出的經濟民生政策要麼乏善可陳,要麼只是在玩弄文字遊戲、無法落地。
從政者有必要認識到,漂亮卻脫離現實的數字,對普羅大眾是沒有意義的。還是該回歸庶民的生活、庶民的經濟,促使政府全面地貼近每個群體的需求,擘劃長遠且符合現實的政策,否則無助化解深層次的結構矛盾。
上文刊載於第16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24日),原標題為《勿讓意識形態口水 成為庶民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