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金雞」正面對撞「金馬」 影視盛典成政治表態大會?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6月17日,「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閻少非公佈稱,2019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將於11月19日至11月23日廈門舉行。按例,活動的最後一天將舉行頒獎典禮,亦即「金雞獎」。然而,此訊一出,造成兩岸三地影視界一陣譁然,台灣導演李行甚至表示金雞獎「自不量力」。
爭議原因在於,由台灣主辦、擁有超過半世紀悠久歷史的「金馬獎」早已公佈2019年度的頒獎典禮是在11月23日,若按金雞獎目前的公佈時程,「金馬」將與「金雞」對撞,該去哪一邊,勢必將成為華人電影圈內人的頭痛選擇。

針對大陸金雞獎似乎刻意與金馬獎撞期,台灣資深導演李行(圖右)批金雞獎自不量力。 (中央社)
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一年一屆國際性影展。其中,金雞獎與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被稱為華語電影的三大獎。自2005年起,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與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輪流舉辦,前者在單數年舉辦,後者為雙數年。因此二獎亦合稱金雞百花獎。
台灣導演傅榆(圖)於去年金馬獎典禮上,發表「疑似」台獨言論,讓兩岸三地電影人面面相覷。(鄭文翔攝)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編按:該片係紀錄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導演傅榆,在登台領獎時說出一席「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的話語,雖讓台灣一部分民眾極為讚賞,卻同時挑起大陸民眾敏感的神經,認為金馬獎沾染了「台獨」氣息。

果然,在之後的金馬獎典禮上,隱約嗅到了「火花」。

來自中國大陸的導演張藝謀,在頒發「最佳新進導演」時,說出「這麼多年輕導演的作品,代表著『中國電影』的希望」,此話亦讓台灣觀眾認為張藝謀在「吃台灣豆腐」;在傅榆之後上台的頒獎者塗們,一開口就以「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頗有與傅榆相互較勁之意。

其後,在金馬獎的惜別酒會,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影人幾乎無一例外地缺席,甚至傳出大陸官方第一時間向這些藝人下了封口令,要求大陸藝人通通不得參加金馬任何慶功宴。台灣方面,包括文化部長鄭麗君、甚至蔡英文,都回應道「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也讓2018年的金馬獎,成為堪稱史上最具「政治性」的一屆。

事實上,在歐美影視圈,藝人「選邊站」的案例層出不窮。

以美國為例,好萊塢(Hollywood)過去曾經歷過「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時期不公不義的對待。當時,不少美國人被指為同情共產主義,嫌疑人往往在證據不足下被定罪。自那時起,絕大多數影人都成為了鮮明的自由派直到今日。

美國知名主持人吉米法隆(右)曾對特朗普大開嘲諷。圖為特朗普當選後,親上吉米法隆的節目。(截取網絡)

像是2017年的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美國主持人吉米法隆(Jimmy Fallon)對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一事,大開嘲諷;葛萊美獎(Grammy Award)上,英國主持人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也在開場表演中表達對特朗普政權的不安;而當年的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眾多影星更在接受訪談、主持與表演時表達對特朗普的不滿。

也就是說,對於歐美影視圈而言,透過類似公開的場合,表達特定政治要求,早已司空見慣,雖然也曾被指涉政治過度喧染了演藝界,但事實上這也是長久以來其所高舉的民主價值的一環。

然而,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來說,兩岸關係牽涉到的各種因素十分複雜,關聯到了國族認同、文化認同、價值認同,在各種認同底下又是千絲萬縷難以一刀切劃開,該怎麼面對兩岸關係的難題,不只是政界,連演藝界也都無法擺脫。

尤其近年來,台灣許多藝人因為或大或小的言論「被台獨」,導致必須發出聲明表示自己的國族立場,事實上都是兩岸關係愈來愈差的明證。

不論金雞獎是有意還是無意地與金馬獎撞期,金馬獎對整個華人電影圈來說擁有的歷史地位與光環,金雞獎目前的確還難以企及。然而,對於投入兩岸電影產業的眾多人員來說,因為兩岸的齟齬而必須「選邊站」,其實對於雙方的電影與影視產業、甚至延伸到彼此的文化空間,都只會是弊大於利。

兩岸關係不好,影響到的絕對不是只有上層政治人物,底層的各行各業同樣難以置身事外。雙方主事者應該要盡力去更理解彼此、互相學習、溝通,緩和兩岸關係,而非挑起兩岸更多的嫌隙,這或許更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