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波】「不上市」與「非國企」 解答華為兩個為什麼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可能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華為這樣,如此直接的站在中美兩大國爭鋒的第一線。諸多的猜測圍繞於這個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5G技術的中國企業周邊。對於華為,外界從未消停的兩個揣測是「華為為什麼不上市?」「華為為什麼不是中國國企?」讀懂華為的這兩個「為什麼」,就能夠讀懂華為這家特殊的中國企業的目標和使命。撰文:安震、佑安

「除了不讓資本進來,其他什麼都可以討論。」這是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上周二(5月21日)接受媒體群訪,正面回應公司股權結構問題時的表態。

華為自1987年創立以來,一直顯得十分神秘,三十一年間,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這種狀態在中美貿易戰爆發後被打破。去年12月1日,任正非女兒、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拘留;今年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緊隨其後,包括Google、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在內的多家美國公司宣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

這一系列突發情況讓華為面臨的處境風聲鶴唳。任正非在這樣的局面下,一改往日低調的姿態,密集接受中外媒體採訪,這讓外界有了更多了解華為的機會,關於公司不上市的問題,任正非也給出了最明確的回答。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不上市,拒絕資本的首要原因在於其資金充裕。(資料圖片)

「我們錢多」 拒絕資本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不上市,拒絕資本的首要原因在於其資金充裕。能讓公司完成首次公開招股(IPO),對於大多數創業者而言是值得奮鬥終生的目標之一。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都是通過發行股票上市進行資本運作。上市的好處顯而易見——融資便利,不單單是股票募集的資金,後續還可以通過定向增發、股權質押、公開市場買賣股票等多種手段補充現金流,擴大公司規模。

但為了融資而上市,這樣的理由在華為面前顯得不值一提,因為華為並不缺錢。此次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任正非直率地說:「我們錢多。」華為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華為去年的銷售收入高達7,21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5%;經營活動現金流747億元;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大增25.1%。這個淨利潤水平比中國三大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音樂的淨利潤之和還要多。既然比上市公司都有錢,那又何必費盡心思上市呢?

凡事都有兩面性,上市亦是如此。上市公司想要通過資本市場降低融資成本,自然要接受資本市場規則的約束。成為上市企業,資訊披露和財務公開必不可少,這雖然增加了企業透明度,但會造成公司管理成本增加,組織架構複雜化,內部流程冗長。

任正非在採訪中表示,希望華為未來「機構沒那麼臃腫,沒有過多的管理層級,沒有那麼多會議和低效勞動」。上市顯然無助於任正非的管理目標——得到一支幹練、有戰鬥力的隊伍。

除了「不需要」,從股權架構來看,華為也「不可能」上市。(資料圖片)

避賺錢「魔咒」 專注研發

除了「不需要」,從股權架構來看,華為也「不可能」上市。高科技行業競爭激烈,人員要素是保持競爭力的核心。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華為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員工持股計劃,這使得華為成為一家100%由員工持股的民營企業。截至去年底,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共有96,768人持有華為的內部股份。

按照中國《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股東數不得超過200人。華為目前形成如此分散的股權結構,一旦啟動上市計劃,絕大多數員工手中的股份會被收回。一方面,讓近10萬股東達成一致絕非易事;另一方面,大批員工退出持股,勢必會影響公司原有的穩定局面,進一步影響華為的研發和生產經營。

第三,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從投資方的角度來看,不論最終上市與否,就算是不干預公司經營的戰略投資者,其最基本要求是「投資回報」。任正非表示:「我們不需要資本進來,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一旦上市,在股東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如何在最短時間賺最多的錢,成為公司和職業經理人追求的目標。而華為的「理想」顯然止於「賺錢」,從其財報資料可以看到,華為每年堅持將至少10%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去年便在研發上投入了1,015億元,而在華為18萬員工中,約有45%的人員從事研發工作。

華為的淨利潤水平比中國三大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音樂的淨利潤之和還要多。(視覺中國)

已經在A股上市的中興公司曾是華為的競爭對手,但中興面臨的情況似乎可以反證任正非拒絕上市的原因。2015年至2017年,中興公司研發投入增長緩慢,三年投入分別為122.01億元、127.61億元、129.62億元,研發投入平均增速不足5%;研發人員也逐年減少,三年間從31,703人下降至28,942人。相比之下,同期華為研發投入年均增速超過15%。巨大的研發投入讓這兩家原本體量相當的公司差距愈來愈大。從營收數據來看,中興已不到華為兩成。

對於任正非這樣的企業家而言,上市未免顯得有些「世俗」。面對各種各樣的公司上市傳言,任正非的回應簡短有力:「不要相信傳言,永遠沒有資本進來,這是我們公司高層所有人一致達成的意見。我們為理想而奮鬥,不為金錢而奮鬥。」

已經在A股上市的中興公司曾是華為的競爭對手,但中興面臨的情況似乎可以反證任正非拒絕上市的原因。(資料圖片)

「全民持股」 西方看不懂

「國企」的身份是西方長久以來圍繞華為企業性質最為嚴重的政治指控,也是西方人看不懂華為股權架構和企業特質的赤裸裸展現。

如前文所言,華為與中國和西方大多數企業相比,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家「全民持股」的企業。華為的股權架構讓大多數員工參與公司治理,就連創始人任正非也只擁有1.4%的股份。華為既不像一些民企,股權在少數的管理層手中,也不是上市企業,更不像中國國企,由中國政府掌控。

「華為究竟是什麼」是困擾西方經濟學家和政客的大問題。因為看不懂華為的股權和任正非的理想,同時又看到華為在5G和晶片等高科技領域攻城掠地,讓西方企業節節敗退。因此這些經濟學家和政客們就得出了源於他們意識形態的政治判斷——華為是一家中國國企,因為有中國政府的注資和政策扶持,所以它才能這麼強大。

美國日前宣布將華為及其70間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清單」,在未獲美國政府許可下,美國科技企業及使用美國技術的外企不得向華為供貨,對華為影響甚大。(資料圖片)

不久之前,由兩名西方學者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工會的決策層並非由員工決定,恰恰相反,工會的層級結構能夠一層層追溯到中華全國總工會,而這個組織是由中國政府控制的。這個報告還表示,目前的公開資料尚不足以完全說明該公司的真正所有者是誰,但種種間接證據都指向中國政府。

很遺憾,這種認為華為是國企的推測和報告,都是用來掩飾他們自己無能的藉口托詞。將華為工會層級一層層追述到中華全國總工會,就認為華為是由中國政府控制,漏洞有二。

其一,自相矛盾,該報告一方面認為因為中國政府掌控工會,工會掌控華為,就認為華為是國企;另一方面則認為華為的控制權不在華為員工。

其二,這種通過一個「工會」就認為華為是國企的邏輯判斷,是典型的「不熟悉中國的幼稚病」,和認為一個學生做過共青團員就是中共間諜的邏輯一脈相承。

任正非只持有華為1.4%的股權及一票否決權,剩餘的股權由華為十多萬員工共同持有。(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讓利於民」與「中央決策」

華為之所以給予員工股權,但卻讓真正的管理權收歸在華為的管理層乃至任正非,是因為華為清楚,他們要給予員工真正的財富,讓利於民。但是,事關華為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卻不能完全交給近十萬名股東共同決策,而是需要少數精英的「中央決策」。這是中國傳統政治觀、民眾觀、貧富觀的具體展現——讓利於民,藏富於民,但一個國家、企業的命運,卻需要「民主集中制」。

可以說,華為是一家真正的中國特色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這和中國改革開放時期誕生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十分相似。它是「公民所有制」而非「國家所有制」,與中國國企有着本質上的區別,這種企業形式在中國及西方﹐尤其是北歐國家都曾存在,例如瑞典力圖從所有制方面解決公平問題,搞「基金社會主義」——「僱員投資基金制度」,試圖將企業的利潤從資本家手中轉移到工人集體。

華為的「兩個為什麼」,背後能夠看到任正非和這家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和基因中的與眾不同,充滿理想主義和使命感。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面對美國這樣個龐大對手接二連三的重擊,華為仍然可以戰而不倒的原因。

上文刊載於第16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27日)《「不上市」與「非國企」 解答華為兩個為什麼》。

相關文章:【封殺華為】從任正非兩萬字採訪談起 在中美博弈下不亢不卑【中美貿易戰】 美國VS華為 「莫須有」的指摘【華為風波】司法輿論齊上陣 華為伺時發起反攻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