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引哈佛學者論「中國模式」:嬰兒長大嬰鞋已不再合腳
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國模式」的概念曾受到學者的追棒。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近來不斷放緩,與美國的貿易戰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等因素,外界開始質疑「中國模式」可能難以繼續。
英國廣播公司(BBC)文章引述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威廉博士(William Overholt)形容,「中國模式」就有如一個嬰兒長大,嬰兒鞋已經不再合腳,它必須重新適應長大後的環境;但萬一改革不慎,「中國奇蹟」或將就此隕落。
威廉博士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出席研討會發表對「中國模式」的最新觀察。他表示,中國模式處於一個分水嶺,面對日益複雜的經濟和政治,改革不慎,中國奇蹟或將就此隕落。
在他看來,「中國模式」是亞洲模式的變種。早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亞洲經濟體已經通過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發展模式而成功崛起,被稱為「東亞奇蹟」(East Asian Miracles)。這一模式在發展早期執著於經濟增長的最高優先級,把整個國家的重心全面讓步給經濟發展,強力的中央政府進行規劃和控制,然後隨著經濟發展逐漸給市場經濟讓路,最終實現經濟起飛。
中國的「成功危機」
BBC指出,威廉博士在1990年代初出版《中國的崛起:經濟改革正在如何造就一個超級強國》,預言經濟改革將把中國帶向強國之路。這建基於他觀察到鄧小平和朱鎔基對亞洲模式的模仿。此外中國也創新出經濟開發區和「一國兩制」等靈活而有利於經濟的政策。
不過,隨著經濟的成功發展,經濟模式從簡單變為複雜,「中國模式」因無法支撐經濟發展而陷入危機,只有進化為一個更市場化的經濟體,才能保持成功。這也是威廉的新書《中國的成功危機》(China's Crisis of Success)書名的由來。
威廉以企業類比國家,稱一個企業家發明創造,善於營銷,可以令企業迅速發展。但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希望上市,企業家必須使自己的公司組織轉型,配備專業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如果轉型成功,此前取得的成功將繼續,否則它就會停滯或者失敗。他又指,中國處在「成功的危機」中,就像是一個嬰兒長大,嬰兒鞋已經不再合腳,它必須重新適應長大後的環境。
中國意識到轉變的必要性 惟兩大問題浮出水面
BBC指,中國或許是世界歷史上國家層面最成功的發展案例。但一個曾經滿是農民、建築工人和襪子生產者的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成一個不可思議的複雜經濟體,自然也無法通過北京的一個辦公室來管理。
威廉博士稱,中國也意識到這種轉變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習近平上台以前,中國就開始著手於一個經濟發展規劃,他們與世界銀行、美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合作出版《中國2030》(China 2030)。其中很多設想在習近平上台後的三中全會時,細化為超過300項改革政策,核心著眼於使市場進行資源配置。
然而,隨後兩個問題浮出水面:一是改革實施起來比想像中困難得多;二是愈發複雜的經濟背後,是同樣複雜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