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官方連出新政安撫退役軍人 老兵為何成為社會穩定隱患?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自今年3月宣布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後,中央接連推出針對退役軍人的新政,例如研究制定《退役軍人保障法》、提高部分軍人的撫恤金和補助等。今日(2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等軍地12個部門又聯合發文,鼓勵扶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一系列的政策,均有意改善退役軍人的權益。
事實上,中國退役軍人數目估計有5700萬之多,以13億總人口計算,相當於每23人就有1人是退伍老兵,「密度」相當高。他們曾為保家衛國作出貢獻,但如果官方無法妥善安排其退役後的生活,反而會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隱患,國內近期不時發生的退役軍人維權事件,就是這點的真實體現。

新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反映出當局有意透過提高維護退役軍人權益,從而達到穩定軍心,維持社會和諧的效果。(資料圖片)

日前,退役軍人事務部等軍地12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對於更好實現退役軍人自身價值、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強調,保障退役軍人在享受普惠性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基礎上,再給予特殊優待;提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能力,完善教育培訓體系,改善其知識結構及能力素質;加大就業支持力度,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退役軍人,加大從退役軍人中招錄公務員的力度,吸納退役軍人就業的企業可享受稅收優惠;對出現就業困難的退役軍人提供幫扶;退役軍人創辦中小企業,可享受金融和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設立退役軍人創業基金;成立就業創業指導團隊,引入社會力量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由此可見,《意見》對扶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力度」實在不少,創業者可以獲得諸多幫助,就業者亦可獲教育培訓、優先取錄等各種優待。

新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於今年4月掛牌。(新華社)

退役軍人工作受中央重視

實際上,官方近日針對退役軍人的動作頻頻,除了此次印發的《通知》,退役軍人事務部及財政部日前亦宣布,提前在8月1日建軍節當日起,再次提高部份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等人的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年4月正式掛牌後,亦就《退役軍人保障法(初稿)》廣泛展開研討,推進退役管理保障體制確立,從法律上保障退役軍人權益。

而在6月30日至7月1日,一連兩日的退役軍人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趙克志三位副國級領導人出席,其規格之高引起外界關注。分析認為,此舉顯示中南海意識到妥善安置退役軍人的嚴重性,正在密集商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話雖如此,若是將鏡頭拉近,仔細觀察近期中國退役軍人生存現狀,就會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圓滿」。幾個月來,老兵集體維權遭打壓的新聞不絕於耳,江蘇、四川、河南等地紛紛傳出老兵維權卻遭到地方政府「維穩」的消息,而據媒體報道,江蘇鎮江維權老兵甚至被打得頭破血流,相關消息也在內地網絡上遭到封鎖。所反映的是,官方施政和現實似乎仍有一段距離。

三項因素令老兵成為「安全隱患」

而在近來,海外輿論亦多關注老兵維權議題,稱中國退役老兵數量達5700萬,是中央的「心頭大患」。曾被讚譽為「鋼鐵長城」和「最可愛的人」的老兵為何會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安全隱患」呢?分析認為,主要是有三點原因。

一是撫恤金發放標準城鄉、地區差異大。1998年修正的《兵役法》了規定軍人的安置安排。當中顯示,退役軍人、尤其是傷殘軍人的安置標準很大程度上由地方政府決定,由於中國社會城鄉發展水平、東部沿海地區和廣大中西部內陸地區的發展水平差異巨大,同年退伍、同等級傷殘的軍人領到的撫恤金也會有很大差距,這是導致欠發達地區退役軍人維權的首要原因。

二是撫恤金發放出現「九龍治水」,透明度並不高。 正如退役軍人事務部孫紹騁所言,在今年3月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之前,中國並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老兵事務,有的省份歸民政部管,有的省份歸財政部管,有的省份歸所在軍區內部解決。「政出多門」的狀態又總是導致腐敗叢生。當機構改革步履維艱時,一些地方政府就在「維穩」的高壓下想出「拿錢擺平,息事寧人」的「捷徑」,這又導致老兵們普遍產生「只要鬧就能拿到錢」、「只有鬧才能拿到錢」、「不鬧就一分錢拿不到」、「鬧得多,鬧得歡就能拿到更多的錢」的錯誤認知,從而導致維權事件愈演愈烈。 

三是退伍老兵謀生難,組織性強,易被煽動。稍加觀察即可發現,維權老兵的年齡幾乎集中在五十歲左右,相對於現在退伍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不僅學歷低、學習新技能慢,還普遍承受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要謀生就只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職業或自己創業做小買賣。辛苦謀生的不如意狀態是促使老兵走上街頭的又一大推手,加之軍營培養出的集體意識和「高組織性」、「高紀律性」,以及多年的「戰友情」等,都成為老兵維權「一呼百應」、「久驅不散」的因素。

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後,國內不時發生老兵維權事件。(資料圖片)

處理退役軍人問題仍任重道遠

簡言之,老兵維權事件的集中爆發是多年來多種制度、政策疊加導致的社會現象,也是多年來官方無論從組織上、經濟上還是從精神上都沒有對之有序引導的結果。該問題的處理若有不慎,不僅影響國防建設,亦必然影響社會穩定,高層對此一問題的重視當非虛言。

但要真正從制度上決絕退役軍人權益保障問題,幾項新政絕不足夠。以本次發出《通知》為例,雖然推出多項優待促進退役軍人創業,但創業有一定風險,而年邁的軍人亦未必有能力和精神創業。

無可否認,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立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新政出台是一種嘗試,要顯示其「效用」也要經過時間的考驗。此外,如此龐雜而艱難的問題僅靠一個國務院的部門來應對亦遠遠不夠,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要靠包括老兵自己在內的全社會共同努力,未來的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