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對話中國年輕一代:那段歷史和我們有啥關係?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六四」事件踏入29周年,《多維新聞》為此推出系列專訪,邀請當年的學生領袖、參與者、旁觀者等,探討中共始終懼怕面對這段歷史的原因,以及他們如何回首看待這場曾經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而對於從未親歷過六四,甚至對這場風波知之甚少的年輕一代,他們眼中的六四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本文的訪談對象為內地幾位30歲以下的年輕人,六四事件發生時,他們還未出生,或者剛剛出生。有受訪者覺得氣憤,但講不出事件的細節;有人認為,學生在天安門廣場上的行為不利於國內和平;亦有人反問,「那段歷史和我們有啥關係?」

對於從未親歷過六四,甚至對這場風波知之甚少的年輕一代,他們眼中的六四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支聯會)

在問這些年輕人之前,記者曾擔心他們是否知道這件事。畢竟在中國的教科書中,是刻意將這段歷史抹去和淡化的。

事實上,其中一位採訪對象小羅(化名,女生)的回答中,可以大致得到這樣的結論。當記者談及內地的教科書中有過這段歷史的描述,她表示對這部分內容毫無印象,但知道這件事情。小羅稱:「一次中午吃飯聊天中,其中一個姐姐說起了這件事,我才知道的。」

內地年輕人歷史知識幾乎全部來源於課本

小羅是一個「90後」,大學修讀傳播學,現時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幾乎都接觸不到歷史。這和興趣有關,她對於歷史的接觸和了解也僅限於古裝影視劇,而她對於這些劇集的看法就兩個字——野史。可以說,她可以代表很大部分目前已經開始工作的內地年輕上班族,歷史知識幾乎全部來源於課本。也許可以用「幸運」來形容,她能夠通過偶然的一次聊天了解到六四的歷史。

「好氣憤啊。」小羅描述著她聽到這段故事之後的心情。不過讓她講更多的細節和內容,她表示已經記不清了。 「那知道胡耀邦和趙紫陽這兩位人嗎?」記者問道。小羅很快回答:「這兩個人聽過,胡耀邦不是……哪個電視劇……哦哦,可能記混了。」

「那段歷史和我們有啥關係?」一些受訪者這樣反問。而另一位「90後」小吳(化名)被朋友推薦看那個關於六四的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時,小吳斷然拒絕。她說:「這麼沉重的表達,我受不了影片營造出來的氣氛。」

「那段歷史和我們有啥關係?」一些受訪者這樣反問。(資料圖片)

「學生行為不利中國國內的和平」

小夏(化名)目前是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生。他對歷史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古代史,同樣也對六四有過一定的了解。談到六四時,他的一句話非常令記者吃驚。 「中國還是要將和平和發展放在第一位。」小夏這樣說。「當時學生在天安門廣場上的行為,不利於中國國內的和平,他們的行為可以稱之為『逼宮』。」 

為什麼會用「逼宮」一詞?他解釋道,當時廣場上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合法的訴求渠道和途徑,而非當時那種不理智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只能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一方面國家的聲譽遭到是損失,另一方面學生遭受了慘重的代價。

「這段歷史對於中國來說有害無益」

被問到是怎麼知道六四事件時,小夏很坦誠地回答:「最初是在一次吃飯,從一個經歷過這段歷史的長輩口中得知的六四事件。後來就是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

在交談中,他還特別提醒記者,稱這個話題並不適合在中國宣傳。記者隨口反問:「再過一年就是六四事件30周年,難道還沒有到中共反思和擺脫歷史包袱的時間嗎?」 他回答說:「這段被隱藏的歷史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彌補,至少在現階段拿出這段歷史不合適。中國目前仍然需要穩定,仍然需要發展,等到民族完全復興之後,再去審讀歷史未嘗不可。畢竟這段歷史對於中國來說有害無益。為了更廣大人民的利益,可能會損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這也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