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券商兌付危機 部分深圳辦公室人去樓空 跨境展業或涉違規?
香港券商場外期權兌付事件繼續發酵。《財聯社》報道,距離9月30日部分香港券商場外期權強制平倉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不少投資者依然奔波在與券商溝通的路上。
《財聯社》報道,在國慶節前A股一波急漲行情,券商累積了較多的A股看漲期權,多頭期權平倉後,不少香港民企券商在賣出後沒有對沖,與客戶對賭,導致虧損嚴重,繼而出現不少機構拒絕支付投資者收益的情況。
深圳某投資者劉先生(化名)表示,10月以來,他多次去冠力國際位於深圳福田區某寫字樓的一處辦公地點,但大門緊閉,人去樓空。
劉先生在南方匯發、冠力國際與長發三間券商買入10個場外期權合約,在本輪行情中,10個合約收益加起來約200萬。他介紹,目前三間均不兌付盈利,期權費則採取分期兌付、打折兌付等不同方式返還。
劉先生表示,冠力在10月9日凌晨發公稱無法兌付收益,將分期返還期權費。截至10月21日,按照退還計劃,劉先生已經如約收到80%的期權費,但對於他主張的兌付收益,因無法聯繫到冠力國際相關人士,無法得到解決。
《財聯社》調查發現,包括冠力國際、南方匯發等多間香港券商在深圳均設有辦公地點,其中不乏在福田CBD核心區寫字樓中。有資管人士表示,香港券商在內地展業,設立所謂的「辦公室」、辦事處行產品銷售之實,包括跨境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等行為均可能涉嫌非法金融活動。
有投資者稱,對接的銷售人員還可正常聯繫,安撫投資者的情緒,但他們表示公司現時沒有資金兌付收益,正在尋找妥善的解決方案,也有香港券商承諾兌付收益與期權費,目前尋求資方等自救。
另有投資者簽署切結書,承諾放棄收益並不追責。據《長遠投資委托切結書》顯示,長遠會返還期權費,不返還投資收益;在非承認責任的前提下,向投資者賠付相應金額作為友好補償。其中,所謂的「友好補償」的賠付即投資者的期權費。
有投資者在不同公司簽訂了場外期權合約及投資看漲期權,在這一波上漲行情中,他盈利頗豐,但這些機構並未如約兌付收益,期權費的返還也各不相同。南方匯發的平倉通知顯示,由於近期行情漲勢兇猛,又遇到公司內部調整,面對巨大兌付壓力,需投資先有存續持倉今天清倉。據悉,當前南方匯發已經解散了投資者群。
報道指,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的香港券商,至少應具備香港證監會頒發1號、4號以及11號牌照,投資者簽訂合約協議、入金的賬戶也需要對應。但多數投資者沒有直接與上述券商簽訂合約,而是通過LPF(香港有限合夥基金)、香港公司、信托賬戶收款等其他通道公司,甚至協議方與資金賬戶均不是一家,多方輾轉,投向上述券商。
此外,有投資者表示,某香港券商還在內地開發過一款名為「AI極速詢價」的App,引導投資者在內地投資該券商在香港的場外期權業務。為了規避監管,需要把手機的定位更改為香港,即可投資。
事實上,香港券商在內地開展場外期權業務或涉嫌違規。有業內人士表示,早在2022年,針對跨境互聯網券商在內地展業,監管早有表態。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此前在《中國金融》上撰文指出,在跨境證券投資服務方面,部分境外證券經營機構在未取得境內相關牌照、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平台向境內投資者提供境外證券投資服務,屬於「跨境交付」範疇,超出內地在服務貿易總協定框架下的開放承諾。從業務實質看,這些跨境互聯網券商應認定為在境內「無照駕駛」,涉嫌非法金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