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亞運 · 圖輯】江忞懿如水人生 隨緣而安的美

撰文:楊宇翹
出版:更新:

8月亞運印尼雅加達舉行,香港遊泳運動員江忞懿、歐鎧淳及鄭莉梅6月飛抵台灣高雄集訓備戰。那6天我們一直談着什麼是「游泳」,江忞懿笑着說:「是初衷,亦是熱誠。」然而一入水,當日的退役念頭、身心交戰,一一逝去。攝影:餘俊亮,撰文:楊宇翹,圖片編輯:徐尉晉

現在江忞懿臉上總帶笑容,惟8年前的一段抑鬱,我們又能感受多少?(餘俊亮攝)
自2009年打破50米和100米蛙泳香港紀錄後,江忞懿其後6年再沒突破,衝擊2012倫敦奧運失敗,信心徹底崩潰,游泳頓時變成抑鬱的來源。(餘俊亮攝)
回望那段低潮,她說:「為何6年處於低迷?好折磨,我甚至覺得自己好折墮。」(餘俊亮攝)
惟世上沒有不會好的傷,難過、煎熬始終有終結一日,江忞懿明白到成績不是一切,身邊的點點滴滴才是活的意義。(餘俊亮攝)
「一個更強的信念。雖然未必人人相信你做到,但自己一定要相信。」(餘俊亮攝)
「幸好現在我明白到,更要享受周邊的事、做好本份,不清楚游泳生涯剩下多少,與其耿耿於懷成績,不如珍惜以外的一切。」(餘俊亮攝)
成績以外的一切究竟是什麼?也許是練習中突然看見小狗衝前的那份喜悦。(餘俊亮攝)
「今屆25歲感覺好老積,能享受多一次就一次」,選擇繼續就得繼續落力訓練。(餘俊亮攝)
成就、低潮,一切令她明白到「just go with the flow」的重要。(餘俊亮攝)
然而隨緣而安亦得明白,「同時要不怕失敗」。(餘俊亮攝)
至今「蛙後」仍在水裏撥手、撐腳,惟前路漫漫,那天才是真正的終結?(餘俊亮攝)
「不過,或者始終有一刻我會捨得放下,或者有天我覺得已經做到最好,又或者發現可在其他方面運用自己的才能,到那天就是離開游泳的時候。」(餘俊亮攝)
鄭莉梅、江忞懿及歐鎧淳的友情於大學時期早早萌生,對於彼此的喜好,大家亦瞭如指掌。(餘俊亮攝)
然而到了高雄,3女除了游泳亦得安排起居飮食。(餘俊亮攝)
張教擁有做廚經驗並煮得一手好菜,江忞懿直言此行從張教身上學到的是「紹興酒之奧秘」。(餘俊亮攝)
同台食飯,是友情、是隊友、是家人、是純粹的快樂。(餘俊亮攝)
飯後她們總會坐在一起看電視,惟最吸引的也許是小小的手機屏幕。(餘俊亮攝)
往往世事就是,累得身心交瘁、傷患纏繞,意志再堅定,亦要忍痛放棄;但當你意志薄弱,身軀再強大亦推動不了。(餘俊亮攝)
所以當你有心有力之際,就得全力以赴。(餘俊亮攝)
3個人,3個泳式,3種力量。(餘俊亮攝)
然而走到泳池裏,她們有的是同一共識。(餘俊亮攝)
「為着一個沒有必然回報的目標努力;是心靈與精神的交戰,並非體力挑戰。」(餘俊亮攝)
但至少,江忞懿至今依然遊着,「一切問心無愧。」(餘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