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美豆進口:中國要避免陷入華府的圈套
英國媒體路透社和美國媒體彭博社6月1日均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政府要求國企暫停購買美國大豆和豬肉,受影響的美國農產品還包括棉花和玉米。其中,路透社引述的消息人士提到,如果特朗普繼續攻擊中國,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將不得不撕毀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兩家媒體都暗指中國可能是「撕毀協議的一方」,美國《外交政策》甚至解讀認為,「中國反悔了」。總體上,它們都將中國可能的這一舉動同「香港」因素聯繫了起來。
這一點並不奇怪。一方面,時間點上,特朗普剛剛宣布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威脅制裁中國官員,中國政府已表態會採取措施反制。而貿易反制是其中一個選項;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談判期間,特朗普政府就曾將香港議題同貿易談判掛鈎。所以,從美方角度看,中國因為香港議題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合情合理」。
但單純從兩家媒體的報道來看,即便屬實,也不足以證明中國有單方面撕毀協議的迹象或意願。
路透社同時報道說,中國國企6月1日仍然進口了一批大概18萬噸的美國大豆,預計在今年美國大選前運付。當然,數量和之前相比下降很多。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6月3日向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確認,眼下第一階段協議尚在執行,有可能取得進展。
另據美媒《華爾街日報》5月報道,今年3月至4月,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量大幅增加。美國玉米和豬肉的總銷售比2017年同期水平增加了約7倍,棉花銷售增長了2倍,同期對華大豆出口增長約1/3。
可見中國一直在履約。而中國暫停購買相關美國農產品,或者控制相關美國產品與服務的進口幅度與規模,不等於中國會撕毀貿易協議。
3月和4月,中國增加對美農產品採購,而5月最大的變量就是香港議題被特朗普政府集中關注。但即便中國通過貿易手段反制美國,方式也不是從執行中的貿易協議下手。
首先,中國不會撕毀合約或協議。更何況,該協議是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後中國「應戰」達成的結果,中國不會率先單方面破壞自己的戰果。
其次,中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步驟、內部市場需求兑現協議內容,或者開展相應的改革,這都對自己有利。至於兩年內能否達標,則是另一回事。至少在美國看來,中國也是在想盡辦法執行協議內容。
更重要的是,即便沒有疫情影響,中國也被美國國內一些人質疑很難兑現全部承諾。只要特朗普不先退出,就說明他已接受協議無法全面落實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沒有率先退出的必要。
再者,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經濟上的「買賣協議」和政治上的「拖延計」,而對於特朗普而言,則是一個關係到他連任前景的成績單。即便是退出,也是特朗普方面在11月前的有限時間內出於選舉考量率先退出。而且,特朗普早已提到了撕毀協議的可能性,中國現在最好靜觀其變,以免陷入被動。
中國退出只會掉入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設置好的「圈套」,為共和黨「反華」劇本增添佐料。中國執行協議,同時控制購買的數量和節奏,還能在雙方博弈中掌控一定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