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走向長期對抗 陸學者:華府須恪守「一中原則」以避免戰爭

撰文:楊家鑫
出版:更新:

從中美貿易戰,到今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不斷走下坡,進入長期戰略對抗,外界擔心中美關係一旦失控,世界秩序將更加混亂。
對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緝思指出,處理今天的中美關係,應堅守「和平處理分歧、保持經貿合作、維護人文交流」等三條底線,其中為避免戰爭,美國必須恪守自己承諾的「一個中國原則」,不能支持「台獨」。

王緝思認為,中美高科技領域合作脱鈎已成事實,但全面脱鈎是不可能做到的,中美需維持一定程度經貿合作。(全球化智庫(CCG)供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王緝思於6月2日在環球時報刊文指出,中美兩國都有一些評論家注意到,雙邊關係正像「自由落體」一樣急速跌落。世界輿論擔心,中美關係一旦失控,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經濟的復甦將更加困難,軍備競賽和地緣政治衝突必將加劇,世界秩序將更加混亂,一些意想不到的災難也會迎面而來。他強調,這絕非危言聳聽。

他認為,「中美關係越困難,越需要我們確立底線思維」。2014年前後,中國官方多次指出「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是支撐中美關係大廈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據此,處理今天的中美關係,也應堅守三條底線。

第一是無論兩國分歧有多麼嚴重,都必須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處理,不能訴諸戰爭。雖然中美建立真正的戰略互信,在現階段是奢望,但最起碼應當使對方相信,己方絕不想主動挑起戰爭。這包括網絡戰、太空戰等非常規戰爭。

王緝思指出,毋庸諱言,中美兩國軍隊都在準備打仗,而且近年來都以對方為主要假想敵,這一動向會持續相當長時間。為了避免戰爭,美國必須恪守自己承諾的一個中國原則,不能支持「台獨」。兩國應當同其他相關國家共同努力,實現南海非軍事化,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

第二是保持一定規模的經貿合作,維護金融穩定。他認為,近兩年雙邊貿易額和雙向投資額下降,在高技術領域合作的「脱鈎」已經成為現實。在可預見的將來,指望經貿合作重新成為雙邊關係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是不現實的。但讓雙邊經貿關係和技術合作徹底脱鈎,不但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是做不到的。

王緝思表示,今年1月15日達成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在執行中。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完全執行這一協議可能有困難,但雙方在協議中所達成的原則共識,應當會保持下去。

他說,以大豆為例,中國市場的缺口很大,80%以上的大豆需要進口。「如果美國豆農既願意生產又願意賣,價格合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按照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大批購買美國大豆呢?」

中美關係走向長期戰略對抗,台灣成為美國對華施壓的最佳工具,然而,如何確保不碰觸北京紅線,是美國必須時時斟酌的地方。(Reuters)

第三條底線,是堅決維護中美人文和社會交往。王緝思表示,以政治手段強行阻止中美之間的人口流動和人文交流,既給兩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文化損失,也是違反人道主義的。

王緝思強調,中美關係的困難局面可能持續一、兩年,也可能持續一、二十年。但只要堅守上面所說的三條底線,遏止雙邊交往的全面破裂,中美關係能夠重回正常軌道,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和機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