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對抗沙漠化失敗 一年新增面積達三個香港
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北方的沙漠正變得越來越大,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面臨著因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的境地。
紐時:沙漠融合 綠洲消失 牧民外遷
報道稱,中國的沙漠在過去多年間以每年超過1300平方英里(約合3367平方公里,等於三個香港的面積)的速度拓展領地。一項最新評估顯示,中國沙漠面積比1975年時擴大了54290平方公里,約等於一個克羅地亞的面積,以香港土地面積來計,則有約合50個香港之多。
許多村莊因此而消失,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加劇了沙漠化趨勢。如今,沙漠構成了中國近兩成國土面積。中國政府方面稱,遷出居民、種植樹木、限制放牧等舉措放緩了沙漠化的速度,但科學家們則說臨界區域的沙漠化趨勢仍在蔓延。紐時報道立足戈壁南緣、被稱為中國第四大沙漠的騰格里沙漠,稱其正與另外兩片沙漠逐漸融合,可能形成一片再也無法供人居住的沙海。
許多人在騰格里沙漠邊緣放牧,或在沙漠綠洲上經營小型觀光圈。然而,因為土地荒漠化,綠洲一個個消失,近年當地政府已遷走3萬農牧民,這些人被稱為「生態移民」。一家人原本用以謀生的成百頭牲畜將交給政府,如此,可以幫他們在幾公里外的村子置換一套住房,和每年近萬元人民幣的生活補貼。
還有居民倔強地在綠洲中種樹,希望擋住沙塵暴和地上的沙土,但他們發現,這裡的土質已遠不如前,而且要挖到四五米深才有地下水。沙漠中的綠越來越少,畜牧和種植都越發困難。牧民的下一代已經開始進城謀生,老牧民們也慢慢離去。沙漠,會慢慢擴張,變成廣袤無垠、人跡罕至的沙海嗎?
網友聲音
宣傳部門不是說我們在治理沙漠而且卓有成效嗎?現在外媒說沙漠在擴大,難道這不是外國勢力詆毀我們嗎?請中國外交部、宣傳部給以有力的反擊啊。
眾說紛紜,不知道該聽誰的,期待政府盡快說明。
沙漠合圍多年前已開始
據新華網報道,2002年衛星監測和地面調查就顯示,在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境內、甘肅省民勤縣北與阿拉善右旗接壤處以及雅布賴山的中部,3條流動沙丘帶把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連接起來,並且黃沙以每年15米至20米的速度南侵、向騰格裡沙漠靠攏。兩大沙漠間原本有石羊河尾閭青土湖做屏障,但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和上中游用水的加劇,湖區在1959年乾涸,變為沙區。
近年,位於兩大沙漠間的甘肅省民勤縣及臨近的內蒙古阿拉善均致力防沙治沙,人工造林。報道稱,到2010年時,兩大沙漠合圍之勢已得到初步遏制。
而有學者質疑植樹造林的治沙效果,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土壤修復的博士@lzzyD在知乎就治沙問題答網友問,指出騰格裡沙漠地區年降水190mm左右,大量種植經濟作物、植樹造林的結果,是大大增加這部分地區的蒸發量,增加地下水的消耗,目前騰格裡沙漠有些地區已經出現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情況,將進一步加劇當地沙地的退化,得不償失,該答案得到超過9300網友贊同。如何治沙固沙,仍是政府和學界在研究和爭論的問題。
騰格里沙漠曾遭企業肆意排污
固沙艱難並不是騰格里沙漠唯一的問題。查詢內地媒體報道發現,騰格里沙漠近年還陷入了排污困境。
2014年,內地媒體開始報道騰格里污染問題。近年騰格里沙漠臨近的內蒙古和寧夏自治區都在沙漠內建立工業園區,引入大量工業企業,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然而,10餘年間,企業將污水直接排入沙漠腹地的化工廢料蒸發池,供其自然揮發,發出陣陣惡臭,粘稠的沉澱物則挖出埋入沙中。報道引起不小反響,同年,各級環保部門成立工作組,進駐騰格里園區,內蒙古阿拉善官員曾對媒體承認,對沙漠的監管不太到位。東窗事發後,周圍地區政府出錢安排企業搬遷。2015年兩會,俞正聲提出將監督騰格里沙漠污染治理,2016年政協會議,該問題被再次提及。
沙漠治理可謂世界難題,中國治沙至今大約60年,在取得一些成果,如減少北方沙塵暴的同時,仍面臨大量難題。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學者舒紹福曾指出,唯有國家政策扶持、政府支持、企業與當地居民聯手、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等共同發力,沙漠才有望再現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