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大「天眼」竣工一周年 內媒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去年9月25日,俗稱「天眼」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正式竣工,刷新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紀錄。
今日是「天眼」竣工一周年,內媒紛紛刊出報道,遺憾的是,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FAST的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卻未能等到這一歷史時刻,於日前因病逝世。
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屬於國家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據悉,FAST由4,000多塊反射面板砌合,以500米口徑成為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可於無邊無際的星海實驗場接收電磁波,足以搜索137億光年以外的已知宇宙邊緣。
今日(9月25日)是FAST竣工一周年的日子,然而,這項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卻不能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於本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72歲。
捨棄海外高薪 回國建設FAST
據央視早前報導,1945年出生的南仁東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經歷文革動亂,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在東北的一個無線電廠履職長達1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南仁東曾在荷蘭、日本等國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十國大射電望遠鏡計劃。
中國官媒的報導稱,南仁東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卻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舍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當時南仁東一年的工資,只等於國外一天的工資。
1993年,日本東京召開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科學家提出要建設下一代射電望遠鏡。「咱們也建一個吧」,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的南仁東則和幾位同僚一起提議,建造中國自己的大望遠鏡。
當時,國際上口徑突破100米的射電望遠鏡,已是工程的極限。想建更大口徑的望遠鏡,就要選擇一個又大又圓的坑,藉助地勢來實現。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坑窪無數,成了天然的候選目標。最終,南仁東經過長時間現場勘查,選中了貴州平塘縣的大窩凼作為項目選址。
2007年,FAST正式立項。據隨南仁東做博士後的岳友嶺回憶,FAST開始建造時,南仁東總能很快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南老師對FAST是如此了解,從最初討論到每一個細節設計,所有關鍵技術他都瞭如指掌。」
2016年9月25日,FAST正式落成啟用。南仁東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並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最終卻沒能見證FAST竣工一周年的重要時刻。
(科技日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