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日本驚現吃「烏鴉刺身」習俗? 專家:極其危險!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日本的生吃文化涉獵甚廣,除了港人愛吃的魚生刺生,將牛肉、馬肉、熊肉製成刺生已是常態。不過,近日日本一篇報導就介紹了「烏鴉肉刺身」,報道引起極大回響,就連厚生勞動省都趕緊跳出來澄清,警告民眾不要生吃烏鴉肉。

綜合日媒報道,《東京新聞》於早前(3月7日)刊出一篇以「烏鴉肉的生食文化,挑戰究極的野味」為題的專欄文章,文中記者受邀來到茨城縣常陸那珂市,參加當地烏鴉食品愛好者的聚餐。在過程中,記者除了進食到炭燒鳥鴉大腿肉,更品嚐了醬油醃烏鴉刺身。

雖然在進食後的隔日記者身體狀況並沒有出現異常,然而,這篇報道卻造成極大回響,令當地政府都要出面回應,雖然只要有合法牌照即可在當地獵鴉,但由於食物中毒的風險很大,當局並不建議民眾進食烏鴉刺身。

就連日本厚生勞動省也在報道刊出的翌日(3月8日)火速在官方推特貼出公告指,「鹿、野豬等野生動物和鴨、烏鴉等野鳥都可能攜帶病原體,生食牠們的肉和內臟極其危險。」呼籲日本民眾應多加留意,吃野味前千萬要加熱到全熟。

對於吃「烏鴉刺身」是否當地習俗,當地衛生部門回應,「雖然私底下可能存在一部份(吃烏鴉)愛好者,但在報道刊登前從未聽聞過,所以並不能當成傳統習俗。」

進食未經煮熟的野味存在3大風險

本次事件引起當地多位醫生、科學領域專家的質疑,目前日本境內的禽流感病毒大流行,近日更有烏鴉被驗出帶有禽流感病毒,在這種情況下還刊登烏鴉刺身的介紹文章,可以說是十分不合時宜。

進食未經煮熟的野味存在著多種風險:

1. 病原體感染風險

未經煮熟的野味可能帶有多種病原體,例如沙門氏菌、鮭氏菌、弓形蟲等,進食這些野味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或感染。

2. 寄生蟲感染風險

一些野生動物可能帶有寄生蟲,如豬囊蟲、絛蟲等,進食未經煮熟的野味可能導致寄生蟲感染。

3. 化學物質污染風險

野生動物可能在野外接觸到化學物質,例如農藥、污染物等,進食這些野味可能導致食品中毒或長期積累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

生肉或含沙門氏菌

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生肉一般含有細菌,包括致病細菌及腐敗細菌。由於細菌(如沙門氏菌)可存在於溫血動物的腸道內,,在屠宰過程中,生肉有機會會受細菌污染。此外,在屠宰過程中所使用的儀器及工具、處理人員的雙手及衣物,以及環境亦可能令肉類被細菌污染。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可以存在於動物和人類的腸道中,也可以存在於某些食物中,例如生肉、生蛋、生海鮮等。進食含有沙門氏菌的食物可能導致沙門氏菌感染,引起腹瀉、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

因此,為了避免沙門氏菌感染,建議不要食用生肉和生蛋,進食海鮮時也應確保其經過充分的加熱處理。同時,在食品製備和處理過程中要注意衛生,避免交叉污染,如使用刀具或器具等。

值得注意的是,沙門氏菌感染對於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等)和長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為危險,因此這些人應特別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進食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的食物。

進食野味後患無窮!

事實上,進食野味而導致爆發大規模疫症的並不罕見。對港人而言,2003年的沙士就已經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時中國境內爆發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沙士,SARS)疫情,隨後在全球范圍內擴散,成為當時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個重大挑戰。沙士病毒最初被認為是由蝙蝠傳染到野生動物,再由野生動物傳染到人類。

由於沙士病毒的傳播速度極快,導致短時間內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大量的感染和死亡。為了控制沙士疫情的傳播,當時各國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加強疾病監測和預警、隔離和治療感染者、加強公共衛生宣傳等。

所以,食野味一事就可免則免,若沙士爆發等同類型事件再度發生,那就不堪設想。

日本有進食烏鴉的習俗?

《東京新聞》於今年3月7日刊出一篇以「烏鴉肉的生食文化,挑戰究極的野味」為題的專欄文章,文中記者受邀來到茨城縣常陸那珂市,參加當地烏鴉食品愛好者的聚餐......了解事件詳情按此

進食未經煮熟的野味有何風險?

進食未經煮熟的野味存在著多種風險:
1. 病原體感染風險
2. 寄生蟲感染風險
3. 化學物質污染風險......了解感染風險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