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頓費沙飾暴食症老爸奪影帝 曾被性侵致抑鬱 暴食症成因是甚麼?
《第95屆奧斯卡頒獎禮》於香港時間今早(13日)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Dolby Theatre)舉行,最佳男主角競爭最激烈的是主演《鯨》(The Whale)的班頓費沙(Brendan Fraser)及《貓王》(Elvis)的金球影帝奧斯汀畢拿(Austin Butler),獎項最終由班頓費沙奪得!
《鯨》講述班頓費沙飾演的Charlie人到中年,為了同性情人而拋棄家人,但後來情人離世,Charlie因為痛苦和內疚患上了暴食症,在暴飲暴食之下,成為一個600磅的癡肥中年,然而在覺悟下開始嘗試與女兒修復關係。
班頓費沙於電影中傾力演出,致以令人久違並始料不及的演技,在電影中更需要身穿增肥外套(Fat suit),令外型符合癡肥至600磅的角色,而每次拍攝前,電影的化妝與服裝團隊需要花費六小時為班頓費沙「著上」增肥外套,過程非常漫長。
演藝事業最高峰時遭性侵
提到班頓費沙的事業巔峰,就得數回20年前,《盜墓迷城》(The Mummy)首兩集上映之時。及後,又參演了被喻為其中一部最具人文關懷與文化議題匯聚的電影《撞車》(Crash),該作品於2004年上映,此片曾在第78屆奧斯卡中打敗《斷背山》,獲最佳影片,以及眾多奬項。
這本應是班頓費沙演藝事業的最高峰時期,但他卻在《撞車》之後沉寂了數年,直到在2018年,接受《GQ》雜誌訪問時他才道出真相,原來當年他因為被荷里活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前主席Philip Berk性侵,令他變得抑鬱,於是才消失於幕前。
班頓費沙指在事件發生後,片場工作人員開始歧視他,更被荷里活列為不受歡迎黑名單,導致抑鬱和長期心情低落。
相關新聞:【抑鬱症】憂悲過度氣鬱傷內臟 5個穴位穩定情緒紓緩心悸失眠👇👇👇
現實的暴食症
班頓費沙憑著在《鯨》中飾演暴食症老爸Charlie一角勇奪奧斯卡影帝,他的演出固然令人矚目,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在現實中暴食症是否又同劇中一樣?
暴食症其實是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s)的一種,又稱作飲食失調,是一種會讓人飲食習慣失常,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困擾,以及對自己的體重與身材產生極大憂慮的疾病。
最常見的飲食障礙症種類有以下四種:
1. 神經性暴食症
2. 神經性厭食症
3. 狂食症
4. 未特定飲食失調症
暴食症是最常見的飲食失調症,影響全球0.6到2.3%的人,與電影的主角不同,暴食症的患者通常是女性,比例大約是 10 比 1。
暴食症有什麼病徵呢?
暴食症的患者腦裡面會經常想著食物,但又很害怕飲食失控。和厭食症病人一樣,她們很恐懼肥胖。患者雖然會暴食,但暴食後會感內疚和羞恥。為了避免從暴食中攝取卡路里,患者可能會令自己嘔吐、服食瀉藥或過量運動。結果,患者重覆地暴食及「淨化腸胃」。和厭食症不同,暴食症患者通常體重不會過輕。以下是可能造成暴食症的病徵:
1. 經常想著食物,但又怕體重增加
2. 大量暴食
3. 超重或肥胖
4. 經期失準(女性)
5. 嘔吐及/或濫用瀉藥飲食
抑鬱、焦慮、自卑感或致飲食失調?
現時為止,醫學界仍然未清楚引起飲食失調的原因,暴食症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包括遺傳、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因素:
1. 遺傳
研究表明,暴食症可能與遺傳有關。有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的親屬患有暴食症或其他飲食障礙,他們也更容易患上暴食症。
2. 生物因素
暴食症可能與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有關,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影響食慾、體重調節和情緒。
3. 心理因素
暴食症可能與情緒和心理狀況有關,如抑鬱、焦慮、自卑感、創傷和慢性壓力等。暴食可能成為一種應對負面情緒或情感壓力的方式。
4.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可能也有助於暴食症的發生,如文化和家庭壓力、體型歧視、過度注重外表和完美主義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個體對自己的身體形象和食物消耗的不健康認知和觀念。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導致暴食症的發生。然而,每個人的情況都是獨特的,因此每個人患上暴食症的原因也可能會有所不同。治療暴食症時,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計劃。
如何治療暴食症?
暴食症是一種嚴重的飲食失調,需要專業的治療。飲食失調的治療需要照顧精神病人本身以及由此引起身體各部分的後遺症。以下是一些可能用於治療暴食症的方法:
1.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治療暴食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認知行為療法(CBT)和心理動力療法等技術可以幫助患者了解他們的心理和情感狀況,學習應對負面情緒和壓力,以及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形象和行為模式。
2.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也可能用於治療暴食症。抗抑鬱藥物和抗焦慮藥物等藥物可能對控制暴食症狀和改善情緒有所幫助。然而,藥物治療通常需要結合心理治療使用。
3. 營養治療
在治療暴食症的過程中,營養治療可能也是必須的。營養師可以幫助患者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提供患者所需的營養成分,並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4. 改變生活方式
暴食症可能與生活方式有關,如缺乏運動、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等。因此,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減少暴食症的發生。例如,增加體育運動、練習冥想和深呼吸等放鬆技術、學習時間管理技巧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療暴食症需要耐心和恒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到明顯的改善。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患有暴食症,請盡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制定個體化的治療計劃。
▼日常生活貼士(按圖看清👇👇👇):
(參考資料: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Mayo Clinic、mindhk、香港心理衛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