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營養師指飯前果定飯後果取決於此!? 多食這些蔬果助養胃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都市人平日工作繁忙,經常食無定時,但假日又會大魚大肉,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生活壓力,令不少香港人都試過有多胃氣和胃脹等不適問題。不少人都相信進食水果會有助改善腸胃健康,但有營養師提醒進食水果的時間,都直接影響到胃部健康,而平常亦可從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可修復胃壁的蔬果,如椰菜、木耳和秋葵等食物,對減輕胃病的症狀都有幫助。

胃痛、胃氣脹是不少都市人的常見疾病。(圖片:freepik)

「飯後果」應該飯前食? 營養師建議正餐前30分鐘進食

經常聽見人形容水果為「飯後果」,可見一般人都習慣把水果放在餐後進食,然而近幾年卻流行反其道而行,於飯前食水果,原因是正餐已經吃飽或者八分飽,再吃水果會影響消化進度。然而空腹的時候食酸味很重的水果,例如橙、奇異果、士多啤梨、西瓜等會對胃產生刺激,引致胃酸過多;加上高纖維的水果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亦會引致胃脹、胃痛。

營養師建議在正餐前30分鐘進食屬性較平和、偏温、味道較甜的水果,例如蘋果、梨、桃、提子等,先行把胃填滿一點後,令正餐的食慾減少,攝取量隨之降低,有助瘦身減肥。其實飯前飯後進食水果也各有利弊,而根據各人體質,不同時間進食也有不同的效果。營養師建議最好在餐與餐之間,如下午茶時段,進食水果作為零食的替代品。即使水果對健康有益,但由於很多水果的糖份較高及寒涼,腸胃功能較差及需要按制血糖的人,需要特別注意。

不良飲食習慣與胃痛息息相關。(圖片:Fotolia)

台灣營養師夏子雯指出,椰菜含豐富食物纖維和維他命,其中的維他命K、維他命U,含有抗潰瘍因子,可修復體內受傷組織,具有保護胃腸黏膜功效,經常食用可減少胃部不適。而含有豐富果膠的蔬菜,例如秋葵和木耳,或是澱粉類的新鮮淮山都有保護胃壁的效果,多食用上述幾種食材,不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也能防止便秘。

進食太快、情緒不穩易生胃氣

至於胃氣的成因則與胃部消化功能有關,例如進食太快、邊說話邊進食,或常吃豆品類、香蕉、西蘭花、番薯、芋頭、油炸食物、汽水、啤酒,以及奶製品等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都會容易出現胃氣。而患有慢性胃炎、乳糖不耐症及便秘的人士,亦較常有胃氣脹的問題。

另外,中醫認為情緒欠佳的人士因為情緒無法宣洩,煩惱憂鬱都容易引致肝氣鬱結,令胃部引起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形成胃氣脹滿,甚至身體兩側肋骨及腹部都會感到脹痛。

進食太快、邊說話邊進食,並至情緒都有機會引致胃氣脹。(圖片:plus01media)

早期胃癌難辨認 胃部不適勿輕視

輕微的胃痛和胃氣脹雖不會致命,但對日常生活有一定影響,若長期置之不理,情況更可大可小。如上文提到的幽門螺旋菌,不但會導致的消化性潰瘍,還是引發胃癌的成因之一。

值得留意的是,早期胃癌的症狀與一般胃病十分相似,例如胃氣脹、悶痛、噁心等症狀與慢性胃炎類似;空腹痛、嘔酸水等情況則和消化性潰瘍相似。故一旦吃了胃藥一段時間後,情況仍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疲倦虛弱等問題,便應盡快求醫,必要時可進行胃鏡檢查,找出病因。

藥物治療雖有效,但需留意副作用。(圖片:freepik)

四招舒緩常見胃部不適

除了用藥,其實亦有簡單方法可以自我舒緩胃部不適,以下針對四種常見胃病,教大家如何自救。

急或慢性胃炎
酒精、壓力、辛辣食物刺激、藥物、細菌感染等都容易引致急性胃炎。患者可暫時禁食,僅喝少量的水止渴,讓胃部稍作休息,待症狀緩和後以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至於慢性胃炎則與幽門螺旋桿菌、器官老化引致胃黏膜萎縮、煙酒、長期服藥有關。故患者平時應避免飲用咖啡、酒精及碳酸飲料,亦要避免進食香辣調味料。

消化不良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生活習慣、抽菸、精神焦慮、緊張都有機會導致消化不良,輕微消化不良可透過調整飲食作息改善,若果症狀持續超過兩星期,便應該就醫。

胃酸倒流
患者應避免進食油炸高脂食物、甜品、糯米製品、酒、咖啡或汽水、洋蔥、柑橘類水果和果汁或番茄製品。亦應避免大吃大喝,最好少量多餐及不要在睡前兩至三小時進食。另外,將床腳或床頭墊高都有效防止胃酸倒流。平時亦應少穿緊身衣物,以減少對腹部的擠壓。

胃潰瘍
患者應戒煙、限制酒精攝取或戒酒,同時注意飲食,避免進食太酸或辛辣食物,以免增加胃酸,加劇胃痛,另外亦要控制壓力,因為壓力會拖長潰瘍復原時間。

經常穿緊身衣物,會對腹部造成擠壓,導致胃酸倒流。(圖片:華人健康網)

Source:HK01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