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久坐吃太甜唔抹汗10個壞習慣致濕重水腫 啤酒西瓜勿多吃!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夏季潮濕悶熱,容易導致人體濕熱。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楊淑媚指出,夏天是濕邪好發的季節,又由於環境的因素,海島型的氣候容易侵入人體,進而寄居在體內,或者原本體內就有濕氣,外濕會引發內濕,造成了濕性體質。

中醫濕邪的特性

楊淑媚說明,中醫講「濕邪」有以下特性:

1. 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

2. 濕性重濁

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沉;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

▼外濕及內濕有什麼分別?(按圖👇👇👇

+2

相關文章:【濕重】水腫肚脹胃口差濕氣重 補脾袪濕3方法飲湯按穴位仲有...

3. 濕性黏滯

濕邪黏膩停滯,症狀多黏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

4. 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

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

▼哪些習慣會造成身體濕氣重?(點擊圖片查看👇👇👇)

+6

1. 愛吃口味太重、油膩、太甜食物

楊淑媚解釋,很多人習慣外食,自然就會吃一些油膩、生冷食物,這對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濕。脾胃一旦虛弱,濕氣就會來臨,養護脾胃,就先得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2. 愛喝啤酒

啤酒是「助濕」之品,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濕氣重的人切記要少喝。脾主運化,喜燥惡濕,經常喝啤酒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加重濕氣。

3. 愛吃生冷瓜果

進入夏季後,西瓜、青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當飯吃,其實這些是助濕瓜果,尤其是孩子無節制的吃這些瓜果,會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

4. 愛喝冰飲

不管天氣多熱,都最好不要喝太多冷飲或吃冰,中醫認為,生冷食物、飲料或冰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春天及夏天宜養人體的陽氣,尤其在夏天很重要,若喝太多冷飲,一旦脾陽受損,消化能力就會減弱。

5. 睡眠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會產生氣虛的症狀,隔天精神會變差,提不起精神。睡好覺,也能讓身體更輕盈。而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睡眠品質提高,睡得更好。

▼同場加映:助眠穴位,睡前按這個穴位有助身心放鬆,改善睡眠質素👇👇👇

+10

相關文章:睡眠穴位|疲倦卻不能入睡? 睡前按6穴位放鬆身心頭頂發熱為準

6. 少運動,老是坐著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重的表現;愈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愈多。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痠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另外,久坐會讓身體代謝力下降,身體排泄功能下降,體內濕邪容易產生。

7. 流汗沒有及時擦乾

夏天天氣潮濕悶熱,特別是流汗後沒有擦乾身體,又馬上吹電風扇或冷氣,這樣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夏天洗澡水如果太涼,或洗頭後又覺得天氣熱沒及時吹乾就去睡覺,這些舉動都很容易讓濕邪入侵。其次,不要穿沒有乾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

8. 環境不通風

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面;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若外界濕氣很重,建議使用空調、除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

9. 洗好頭髮沒有及時吹乾

洗頭洗澡時,如果沒有擦乾水分、弄乾頭髮,濕氣容易藉由濕濕的頭髮進入體內,導致身體濕重,也有可能造成頭痛症狀。如果是坐月子的產婦更需要注意,洗完頭要馬上吹乾頭髮,否則很容易會有風濕或頭痛的現象產生。

10. 喜歡淋雨或玩水

楊淑媚提到,若生活環境很潮濕,或居住的地區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邊,就很容易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濕氣,也就是所謂的「外濕」,而造成身體濕氣重。而喜歡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濕氣較容易趁機侵入人體,長時間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濕氣重。

相關文章:去濕|失眠大便黏8大特徵或體內濕氣重 4招防濕四神湯促血液循環👇👇👇

+6

延伸閲讀:

家醫科是幹嘛的?美女醫師許書華這麼說

【本文獲「TVBS」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