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腹痛胃出血未必胃癌 基質細胞瘤常見於胃部可惡化變癌

撰文:醫護隨筆
出版:更新:

提起胃部不適,除要留意胃癌外,其實胃腫瘤亦不可忽視。
港人生活節奏急促,連三餐都要急趕的吃,不少人都因此受過胃痛、腹痛折磨,但原來這些徵狀也可能是胃部出現腫瘤的警示,而部份胃腫瘤更屬惡性,應及早診斷及接受治療。
想對胃腫瘤有更多了解,可參考由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志豪撰文,就胃部「非上皮」腫瘤的種類及治療方法所作的解說。
撰文:吳志豪醫生

雖然腹痛常見,但絕不能忽視身上的痛症。(Getty Images)

什麼是「非上皮」腫瘤?

相信大家都有吃過動物的胃或腸臟,都會留意到動物的腸胃壁是由數層組織而成,人類在這方面當然也不例外。總括來說,腸道其實是由三層組織組合而成,包括「上層黏膜」、「 下層黏膜」及「間質層」,而大部份增生疾病,包括常見的胃腺癌或胃瘜肉,均由上層黏膜細胞增生而成。

至於「非上皮」腫瘤(Subepithelial tumor),顧名思義,是指由非上層黏膜皮細胞增生而成的腫瘤。隨著內視鏡的普及應用,胃部「非上皮」腫瘤的發現病例已不斷增加。在內視鏡,「非上皮」腫瘤的表徵往往是腸壁凸起,而上面的黏膜卻跟其他黏膜沒有異樣,情況就好像一個蓋在被子內的枕頭一樣。

4種常見胃部「非上皮」腫瘤(按圖了解):

基質細胞瘤成因未明

常見的胃「非上皮」瘤主要有四類,包括「脂肪瘤」、「異位胰」、「平滑肌瘤」及「基質細胞瘤」,前三者均為良性疾病,而基質細胞瘤則是最常見的「非上皮瘤」,亦有機會轉化成惡性的腫瘤,可變成癌。惡性基質瘤與一般胃腺癌不同,但都一樣可以轉移到其他器官,亦能致命。

醫學界一般認為,基質細胞瘤是由胃部「間質層」中的Cajal細胞(ICC)所長出來的,這些ICC細胞常被稱為胃腸道的調節器,調控腸壁自主神經和平滑肌間的協調,使腸道正常蠕動。不過醫學界到目前為止也不知道基質細胞瘤的形成原因,但相信它是由於基因變異而成。

基質細胞瘤可發生在胃腸道任何的部位,也可發生在網膜、腸繫膜和後腹膜,其中胃部最為常見。

小型基質細胞瘤 內視鏡檢查發現

小的基質細胞瘤一般沒有症狀,多數個案都是在內視鏡檢查中無意發現;但隨著腫瘤的變大,它會引起部分明顯的症狀。

腫瘤變大可引起的症狀(按圖了解):

+3

區分基質細胞瘤:超聲波內視鏡

問題來了,醫主有什麼方法把基質細胞瘤從其他良性「非上皮」瘤,如脂肪瘤、異位胰、平滑肌瘤之中分別出來呢?由於所有「非上皮」腫瘤的上層黏膜與周邊黏膜是沒有分別,所以一般胃鏡組織化驗是沒法分別出凸起的腫瘤屬於哪一種「非上皮」腫瘤,情況就如抽取被子樣本是無法得悉底下枕頭的成分一樣。因此,醫學界多年前已引用超聲波內視鏡技術,即在內視鏡的鏡頭尖端加上超聲波探頭,藉超聲波影像來幫助醫生把基質細胞瘤分別出來;在有需要時,醫生還能用超聲波導航作刺針組織抽驗,以增加診斷準確性。

腫瘤大於2厘米需切除

了解基質細胞瘤的大小是能準確推斷它的惡性傾向風險。一般來說,少於2厘米胃的基質細胞瘤,可考慮追蹤或內視鏡切除,但若然腫瘤大於2厘米,則一般需要藉腹腔鏡手術或傳統手術切除。而高危復發者或有腫瘤細胞轉移者,更需要伴以標靶藥物治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來增加治療效果。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志豪(撰稿人授權提供)

相關文章:【腸胃炎】轉季小心易腹瀉! 學懂分辨病毒性及細菌性腸胃炎

【腸胃炎】轉季小心易腹瀉! 學懂分辨病毒性及細菌性腸胃炎(01製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