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踩界注意8大降糖貼士 食飯要計數每周運動150分鐘
糖尿病是香港常見的慢性疾病,據香港糖尿聯會的資料指,香港共有七十多萬人患糖尿病。就算經血糖測試,得悉自己的糖尿水平未超標也別掉以輕心,因為不少人的血糖數值是介乎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中間地帶,這種「正常以上,糖尿未滿」的階段可稱為糖尿病前期,如果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便很容易進展到罹患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出二型糖尿病時,疾病已到了中期甚至晚期,並錯過了高效益的治病期,因此,及早發現糖尿病前期日益受到醫護界重視,這時期的病者不單有耐糖量異常,還很可能有中央肥胖及代謝綜合症等都市隱疾,以上三個疾病都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糖尿病前期的定義:
1. 空腹血糖異常(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空腹血糖值介乎6.1至6.9 mmol/l之間
2. 糖耐量異常 (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為7.8至11.0mmol/l
3. 糖化血紅素(HbA1c)
數值介乎5.7-6.4%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不論是否高危一族,亦要積極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及維持適中體重、培養運動的習慣,還要不吸煙、避免吸入二手煙及不酗酒,以減低將來患上糖尿病的機會。
1. 計數食飯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後會轉成糖份,需要靠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來運送及供給身體各器官使用,以穩定血糖水平。當你血糖「踩界」,而飲食中再毫不節制地加入糖份,便會加重胰臟的工作量,胰島素遲早罷工,到時糖尿病就會出現。
要預防病發或改善病情,謹記進入身體的糖份是有上限,所以要緊握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即澱粉質及糖類。
2. 高纖穩糖
高纖飲食能穩定血糖,因為纖維素可延長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的時間,減低對胰島素的需求。糖尿病患者宜多進食含高纖維素的食物,纖維素可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類。含較高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包括麥皮、水果和乾豆;含較高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包括全麥包、蔬菜及水果。
3. 少食多餐
控制食量及進食時間,對穩定血糖亦非常重要。「少食多餐」是平衡血糖的飲食口訣,因為正常人進食後,血糖必然上升;而血糖已「踩界」或患者的空腹血糖已經較高,如果再大量進食,飯後的血糖必然飆升得更快,所以每次只進食適量食物,並平均分開時段來進食。
4. 揀低升糖食物
如果想飯後的血糖升得更平穩,就要懂得選食「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升糖指數即是指食物經消化後,影響血糖上升快慢及幅度的數值。
5. 烹飪要點
採用低脂肪的煮食方法包括白灼、蒸、炆、燉、焗和少油快炒。避免採用煎、炸和多油炒等高脂肪的烹調方法。選擇煮食油時,宜選擇植物油如花生油、芥花籽油等,避免採用動物脂肪如豬油和牛油。
6. 減少飲酒
沒有特殊禁忌的糖尿病病人,在不空腹飲酒,且血糖控制良好的兩個前提下,男性每天不應飲多於 2 個標準酒量,女性則不多於 1 個標準酒量。
1 個標準酒量提供 90 大卡的熱量,所以,對於想控制體重的人,也要多留意,過度飲酒,也會使體重在無形之中增加,造成健康上的威脅。
7. 戒煙
吸煙是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會增加罹癌風險,現時也有愈來愈多研究證實,抽煙會增加胰島素阻抗,造成身體慢性發炎或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
8. 適量運動
運動是治療糖尿病重要之一環。運動有助改善胰島素抗拒性,從而維持或減低血糖水平、減低血壓、維持體重或達致減肥效果、減少三酸甘油脂及提高高密度膽固醇水平、強化肌肉及骨骼,改善姿勢及平銜、鬆弛身心、增加活力。
合適的運動能改善體能,增加血糖的吸收及應用。長期的運動能刺激新陳代謝,從而改善病情,預防或延緩各種和糖尿病相關的血管及神經系統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