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醫分析三大M痛類型 暖包熱敷、按摩穴位有效舒緩痛楚

撰文:梁啟敏
出版:更新:

很多女性都受經痛困擾,經痛發作時會出現小腹冰冷的情況,嚴重者甚至四肢發冷、面色蒼白、疼痛不止等,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位元堂中醫師陳少白指,以上情況都是寒性的症狀。

經痛問題困擾很多女性,輕微經痛會感到小腹脹痛、心情不振,嚴重的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痛到甚麼也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休息。(GettyImages/VCG)

陳少白醫師指,寒底女性最容易有經痛問題,如工作環境長期寒冷亦容易出現經痛。由於寒底人士血氣不通,所謂「不通則痛」,有些女性甚至因而出現偏頭痛或其他痛症。

五大經痛原因

中醫認為痛經有五個原因,第一是腎氣虧損,先天腎氣不足,或性生活過度,或久病虛損,傷及腎氣,腎虛則精虧血少,沖任不足,經行血泄,「不榮則痛」,故使痛經。第二是氣血虛弱,大病久病、脾胃虛弱、長期熬夜不夠休息等,容易形成氣血兩虛。氣血兩虛是指氣虛而運血無力,血液虧虛的病理狀態。主要表現為氣虛無力推動血液以致全身乏力,以及血虛所引致的經血量少、顏色淡。

陳醫師指,健康體質的經期應有5至7日,經血呈鮮紅色,血塊不應太多太大。如經血顏色太淡代表貧血,顏色呈瘀黑色則是太寒。(盧翊銘攝)

第三是氣滯血瘀,是指氣虛而運血無力,血行不暢,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狀態。返工經常坐或企,加上心情抑鬱或易怒,容易氣滯血瘀,主要表現為疲倦、水腫、心煩易怒,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偏頭痛、拹肋乳房脹痛,月經顏色紫黯有血塊。

第四是寒凝血瘀,經期產後,感受寒邪,或過食寒涼生冷,寒客沖任,與血搏結,以致氣血凝滯不暢,經前經時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更加壅滯,「不通則痛」,故使痛經。第五是濕熱蘊結,香港天氣潮濕又經常下雨,不少人都會有濕性體質,加上天氣酷熱,更容易出現濕熱蘊結的情況。濕熱蘊結的女性經色深紅、有酸臭味,不但會經行腹痛,更可能有腰骶脹痛,或低燒的情況發生。

經痛有三大類型,可配對合適的經痛食療舒緩症狀:(按圖了解)

1. 【氣滯血瘀型經痛】 經前或經期頭2天下腹經痛;經色紫暗,有較多或較大血塊(大於1圓硬幣者),血塊排出疼痛可減;經前有乳房脹痛。(GettyImages/VCG)

按摩穴位有助舒緩痛楚

如果打工仔在上班時出現經痛,陳醫師建議以下兩個方法舒緩。第一個是使用暖水袋或暖包熱敷下腹,「經痛是由子宮收縮引起,使用暖包熱敷痛的位置有助放鬆肌肉,改善血液循環,舒緩經痛。」另一個方法是按摩穴位,包括血海穴及合谷穴,前者在大腿內側近膝頭的位置對上2寸左右,即大腿內側肌隆起的地方;後者在手掌虎口位置。用手指在以上兩個穴位按5至10分鐘便可,如果在經前一星期開始按,更有效預防劇烈的經痛。

其他預防及舒緩方法:(按圖了解)

1. 【戒凍飲】如果女性本身有手腳冰冷問題,嗜飲凍飲更是經痛的元凶,想舒緩經痛,應在經期期間戒凍飲,平日亦應盡量少飲凍飲。(Julia D'Alkmin/Unsplash)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