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諮詢課框出爐 增航太科學 倡學生睇天宮課堂影片學實驗

初中科學諮詢課框出爐 增航太科學 倡學生睇天宮課堂影片學實驗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教育局計劃更新中一至中三科學科課程,今(17日)公布課框的諮詢文件,擬重組課程內容為13個單元,並增加不同科學範疇的學習,包括地球科學、航太科學等議題。其中,教學活動建議包括觀看國家航天員做有關「泡騰反應」、重力實驗的「天宮課堂」影片;又會學習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例如天宮空間站,以欣賞國家在太空發展的貢獻及重要成就。當局預計25/26學年試行新課程,27/28學年起正式推行。

教育局計劃更新中一至中三科學科課程。(資料圖片)
教育局計劃更新中一至中三科學科課程。(資料圖片)

教育局指,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持續加強推動中小學STEAM教育,去年5月成立課程專責委員會,檢視及更新中一至中三科學課程,經過一年半時間檢討,今日公布課程框架諮詢文件。

委員會提出,修訂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學生對跨範疇知識,培養創新精神,並培育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及加創科應用的認識。

(課程文件截圖)

重組13個單元 增「地球與太空」  了解國家太空探索計劃

根據諮詢文件,課程內容將重組為13個單元,當中新增單元五「地球與太空」,除介紹太陽系的天體發現,亦提及透過學習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令學生欣國家在太空科學發展的貢獻和重要成就,例如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亦知道本地科學家為國家太空研究計劃所作的貢獻,例如太空農業研究、深空探測研究、月球表面採樣。
而學與教活動的建議,則包括觀看「天宮課堂」影片,認識國家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的生活、參觀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而單元八「原子世界」、單元九「力和運動」,亦建議看「天宮課堂」影片,學習航天員做「泡騰反應」和重力的實驗。

下學年試行 27/28學年正式推

新課程強調科學探究,特別列出各課程單元的重點實驗,並加強跨範疇學習,包括人工智能應用、工程實踐和數據處理等,又引進科學模型建構、工程設計和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跨範疇學習活動,以專題研習等方式,讓學生跨範疇作科學討論和解難。

教育局今日起展開學界諮詢,為期兩個月,以問卷方式邀校長或校長的代表填寫;另外,下月8日舉辦簡介會。當局預計25/26學年試行新課程,27/28學年起正式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