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辦幼稚園冀助非華語學童學兩文三語 打破少數族裔與社區隔閡
非牟利機構匯成教育(Integrated Brilliant Education,IBEL)今年4月正式成立匯成勞士施羅孚伉儷慈善基金幼稚園,獲信和集團及黃廷方慈善基金支持。IBEL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Manoj Dhar期望為香港的非華語學生克服學習語言的障礙,以「學校」的身份、從根源解決問題。
Manoj 表示,少數族裔與社區之間建起了一道牆,令他們或沒有信心與華語人士對話。他又認為教育應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應被視為特權,「我們希望可以打破一貫說法:『在港就讀的華語兒童擁有有限的英語水平,或在港的非華語兒童無法學習粵語去表達自我。』」最終目標是培養一代精通三種語言的兒童。
校長張蔚媛期望幼稚園可在兩年後納入學券制,屆時學生將不必交付學費。
創辦人:非華語低收入家庭兒童學習語言有困難
匯成教育為非牟利機構,旨在教育及賦予在香港貧困的非華語兒童,共創更美好的未來。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Manoj Dhar表示,非華語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在學習語言方面會遇上困難,並舉例指在不同州、城市或國家,如不懂當地語言,不但會影響教育,亦會影響他們融入社會、了解文化及就業的能力。
Manoj留意到這異常的現象後,「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紙上談兵,另一方法是捲起衣袖嘗試解決問題(roll up your sleeves and try and solve the problem)」,終於機構2015年在佐敦成立首間教育中心,並在2018年成立第二所教育中心。
學校以中文教學對非華語兒童造成連鎖反應
由於香港大部分學校都用粵語教學,Manoj 期望可以讓非華語兒童克服學習語言的障礙。他說:「學習語言是一回事,但在語言中學習又是另一回事。」故在校內學習多個科目同時,若都是以中文教學,非華語兒童在沒有中文基礎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及格,因而對兒童造成連鎖反應。
以「學校」身份從根源解決問題 目標令幼稚園變免費
Manoj 提到,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見教育、醫療及社福是政府優先處理的事項,而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同時,學生可享受免費教育,理應可消除所有教育障礙,惟他們卻沒有機會學習語言,故他認為教育是對抗權力唯一及最好的解藥(only and the best antidote to power is education)。
為了可以從根本解決問題,他認為坐於校外並不能直接影響學校,也無法幫助他們改變因語言而成的種族歧視,因而決定以「學校」的身份、從根源解決問題,開設以免費為最終目標的幼稚園,「這幼稚園消除教育的任何障礙,教育應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應被視為特權。」終在今年4月正式開辦匯成勞士施羅孚伉儷慈善基金幼稚園。
教育局支援非華語學生開支增兩倍 惟他們「仍然在掙扎」
Manoj表示,教育局為非華語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援的開支,由2億元升至在2022/23學年的5.9億元,惟非華語學生「仍然在掙扎」。被問及會否為幼稚園訂立KPI(關鍵績效指標),他希望不論是少數族裔抑或華人,兒童都可以變得更多元化,「我們希望可以打破一貫說法:『在港就讀的華語兒童擁有有限的英語水平,或在港的非華語兒童無法學習粵語去表達自我。』」最終目標是培養一代精通三種語言的兒童。
他也希望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可以留意到,學童之所以要穿上穿校服,意味著教育者和學校必須善待每一個人,尊重並對待每個孩子,給予同樣機會、有教無類,「我們不會因為你的外表而用不同方式教你、或她會因為我的外表而用不同方式教我。」他認為穿校服並非指每個人都是完全相同的複制品,而是校服作為一個象徵意義同時,可令人緊記及理解必須以平等方式對待他人。
匯成勞士施羅孚伉儷慈善基金幼稚園校長張蔚媛介紹幼稚園的設施。在進入幼稚園時,大家都要先脫鞋,在鞋櫃對上位置亦可見幼稚園的兩套校服及一套體育服。幼稚園內合共有4間課室,中間位置是活動空間,學生可以駕駛玩具車、「煮飯仔」的廚房設施、音樂空間等,另外也設有醫療室。
於2023/24學年,一共有56位學生,包括幼稚園、 ECA課外活動及幼兒學前銜接班的學童入讀。
學費減62% 以200名學生為目標
張校長表示,現時合共有4位老師,料新學年會再聘請額外2位中文及英文老師,幼稚園學費亦由每期3,950元減至1,500元,減少62%;並將會以200名學生為目標,望在兩年後幼稚園可納入成為「券校」(即加入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屆時學生將不必交付學費。現時課程主要是以廣東話教學,每日分別會用20分鐘學習英文及普通話。
她補充,因應不同學生國家的文化,幼稚園並無儀容規定,例如耳環、男生不必剪短頭髮等;她又提及幼稚園並不只會招收非華語兒童,不論是來自甚麼地方、或本地學生都很歡迎。
Manoj 表示,信和集團一直以來提供不少協助,「他們說對此(成立幼稚園)產生共鳴,希望可以幫助我們,為我們提供接下來三年的資助金額。」
他指社區上設有少數族裔學校、班級,故少數族裔與社區之間已建起一道牆,認為他們甚至沒有信心與華人交談,而信和能夠理解少數族裔的情況,並與學校合作多項活動,包括文化體驗活動,加深兒童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這不僅是金錢的問題,更是每次精心策劃的體驗,讓孩童獲得真正的教育體驗。」
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暨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敏華表示,很高興信和集團也可盡一分力、合力透過互動和愉快學習方式加深兒童對香港和中國文化的認識。她早前與IBEL的學生一同參與活動,學生臉上洋湓的喜悅令她感到溫暖,相信即使微小的力量亦能對兒童有正面的影響,協助他們適應生活及擴大社交圈子,拓展視野,從而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