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商標戰敗訴不再是「國酒」 「特供」背後的特權光環仍在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對於多數內地人來講,即便不喝白酒,也一定聽過這樣一句廣告語:「國酒茅台,釀造高品味生活。」而對港人來說,則是好酒之徒湯顯明的茅台宴請案的主角。
一直以來,茅台以「國酒」自詡,投入大量廣告。而同時茅台的諸多特供版本也成為了其供應「特權階級」的標籤,普通人等得嘗一口「特供茅台」自也是值得吹噓之事,變相坐實了其「國酒」地位。
茅台始終想將自己「國酒」的名頭做實,因故申請「國酒茅台」商標。但同行是冤家,諸多白酒廠商聯手反對,亦引起整個白酒行業軒然大波。最終,「國酒茅台」不再是「國酒」——在汾酒、五糧液、劍南春、水井坊等名酒企業聯手狙擊下,茅台「國酒」商標被判不得註冊,就此走下神壇。

茅台「國酒」商標一戰敗訴。(每日經濟新聞)

1000多元(人民幣)一瓶的茅台,究竟是不是「國酒」?這個問題終於有了新說法。

內地國家商標局在2016年最後一個工作日公告,國酒茅台商標不予註冊,而長達4年的商標爭議終告落幕。京華時報報道,茅台今後不得再以「國酒」宣傳。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馮世鋒指出,貴州茅台透過宣傳「國酒」代名詞,誘導公眾把茅台等同於全國最好的酒,對其他優質酒業是不公平的。

據2015年最新修訂的《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等用語,否則即構成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應予以駁回。

報道指出,貴州茅台2012年7月申請「國酒茅台」商標已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初審。但同行是冤家,包括汾酒、五糧液、劍南春等,當年立即舉報國酒商標異議。

五糧液、汾酒等白酒知名品牌爭先為自己申請「國酒」商標。(每日經濟新聞)

雖然其他白酒廠商反對茅台的「國酒」名號,但這些廠商也並不是省油的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指出,「國酒五糧液」、「國酒汾酒」等商標申請也赫然在列,其中前者的申請人正是五糧液公司,後者的申請者正是汾酒公司。可以預見,如果茅台的國酒商標到手,那麼五糧液和汾酒也可能獲得「國酒」商標——商場如戰場,這裏總是充斥著明爭暗鬥。

最終,這場有關「國酒」、長達四年的商標戰以茅台敗訴結束。汾酒相關負責人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終於取得了勝利,這也意味著茅台這麼多年進行『國酒』宣傳是違法的」。

酒樽通體深黃色的外交部駐香港特供茅台,不知湯顯明可否分出不同版本的個中千秋?(網絡圖片)
中國空軍特供茅台。(網絡圖片)

神秘的「特供茅台」

商標敗訴,雖然「國酒」稱號已被褫奪,但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一瓶系著鮮紅絲帶,通體乳白色的茅台酒樽,卻意味著財富、權勢與地位。倘若這瓶酒上還印有醒目的「特供」字樣,更顯得有特殊待遇一般指向普通人對於特權的想象。

國宴用酒的名聲,醒目的「特供」說明,高端階層的符號, 讓「特供」茅台成為眾多高端消費者追逐的對象。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北海艦隊、警衛局、成都軍區、中國移動、南方電網……眾多響噹噹名號的部門,都是茅台特供對象。社會上更一度有60%的茅台酒都被供給了政府與軍隊的傳言。

而據財新網早前報道,因涉貪遭調查、後被革職的解放軍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老家被查抄時,竟抄出堆積如山的軍用專供茅台酒。雖然茅台「國酒」風光不再,但在「特供」的光環下,卻依然引發有關政治優待的遐想。

《南都週刊》早前報道,但事實上,在「特供」茅台受人追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條隱秘而成熟的造假鏈條。特供酒的品質與普通茅台酒別無二致,但其供貨價似乎從來都是商業機密。除了價錢,沒人知道每年有多少特供酒被擺上特供部門的餐桌。茅台酒廠有關人士回應說,茅台確有生產特供酒,但只針對十幾家單位指定供應,產量非常小不說,還從來沒有對外銷售和流通。茅台酒廠知識產權保護人員更明確表示,市場上帶有「特供」字樣的茅台酒都是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