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建構新型公共空間 主體建築春節前後封頂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北京交通擁擠可謂舉國聞名,開發通州為副中心有助疏導城市機能。圖為北京地鐵天通苑北站安檢大廳啟用進站排長龍的情況。(牆外樓)

早在去年7月14日,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消息就已塵埃落定。伴隨北京人口不斷上升,為求疏導、增強城市功能,北京政府遂開發鄰近的通州為副中心;自從通州被規劃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後,通州新城核心區的建設就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本年5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將要做好此一佔地155平方公里的北京市副中心規劃,「紮實推進市級行政機關搬遷,帶動公共服務資源轉移,注重創業就業與居住功能均衡,增強對中心城區疏解功能的吸引力」--北京市副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十分清晰。

北京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載著行政機關的職能,而其行政辦公區的建設進展一直備受關注。目前建設進展如何?運用了哪些先進的施工技術?據《新京報》報道,行政辦公區的辦公樓主體建築預計將在明年新年前後結構封頂。

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負責人張亞芹對國內媒體講解,行政辦公區內的建築群採取的是「組團式佈局」,可分可合,突出建築功能的開放與交流,公共活動區域將面向市民最大限度開放,行政辦公區及各樓宇之間將不設圍牆,並按照開放要求規劃建設停車設施、文化設施、體育設施、會議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文化活動廣場等。

施工負責人講解道,辦公區建築無論是建材還是機電方面,「都進行了節能設計」,是能達到綠級三星的超低能耗建築,而且還規劃建設兩棟被動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築,項目建成後,「建築節能率在現行公建節能65%的基礎上再節能60%」--正當前幾年香港有不同人為了公共空間、城市節能綠化問題爭論不堪時,內地政府從城市規劃到土地運用,卻是比香港先進、走得更前。

自從通州被規劃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後,通州新城核心區的建設就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nipic)

而有關工程質量問題,如今工程全面啟用了質量信息驗證平台--用「白話」來講,就是通過掃描貨物標牌條形碼,驗證貨物標牌及質保書信息;據悉,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成為國內首個通過手機端實現鋼筋標牌及質保書信息查詢驗證的項目。

又,為了強化施工安全,施工現場的每台起重機都安裝了防碰撞監視設備,配備了起重機「黑盒」,對起重機的操作進行即時監控;施工現場還安置了360度無死角的監控系統,以及多個視像檢測機器人,可隨時掌握現場安全、質量、進度情況。相關負責人解釋,比如對混凝土的澆築過程進行全程監控並將視頻進行存儲,及時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控制改正,保證現場施工質量;此外,施工現場還配備了「放樣機器人」,這是一種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高科技設備,有了它,傳統方式需要20個工人完成的工作,如今1個工人就可以完成。

早在2015年7月14日,通州作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消息就已塵埃落定--北京人口不斷上升,為求疏導、增強城市功能,北京政府遂開發鄰近的通州為副中心。(通州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