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退休】任內力促人民幣國際化 2016年正式納入SDR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任職人行行長逾15年後,現年70歲的周小川終於功成身退,於其任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穩步進展,更於2016年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採納為儲備貨幣,獲得特別提款權,與美元、歐元、日元及英鎊看齊。

周小川退休。(視覺中國)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改正式啟動,這一天,央行宣佈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標誌著中國金融改革邁出堅實地一步。

在周小川的大力推動下,2009年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啟動,拉開了人民幣國際化大幕。至2015年,中國不僅如願實現了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俱樂部,更自主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並成功上線運營。

人民幣在實現貿易項目下的跨境流動、資本項目下的跨境流動以及離岸金融中心的人民幣流動之後,其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是要嵌入全球儲備貨幣體系和大宗商品交易體系中,如果這個目標能夠實現,則人民幣毫無疑問將成為美元的主要競爭對手。人民幣加入SDR,是其邁向真正意義上全功能貨幣進程中的關鍵步驟。

求學時已涉足貨幣政策研究

公開資料顯示,1975年,周小川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曾在北京自動化研究所從事技術研究工作。這一期間,曾發表多篇有影響力的系統工程方面的論文。

後來,其研究方向開始轉到經濟研究方面,最初是應用系統工程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經濟領域的最優化、預測等技術層面的問題。說來也很有意思,從其公開的學術成果清單來看,其寫的第一批經濟論文就和金融有關的,即《MF-GERT與貨幣流通網路分析》。

1985年,周小川以《國民經濟模型與經濟大系統的分解途徑》一文作為在清華大學的博士論文。當時,系統論很熱,但應用系統論來分析經濟問題的還較少。後來,系統工程的分析方法在學術界才被廣泛應用起來。